全国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协
关于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3-08-21 14:22  来源:江苏人大网

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报告,为此我委从5月开始,在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带领下,赴常州、泰州等市调研,听取基层和企业的意见建议;赴扬州、宿迁实地考察特色产业发展及企业培育情况;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商务厅等5个部门汇报,并围绕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薄弱环节及应对措施等进行了交流。7月中旬,召开财经委全体会议,对调研发现的情况和各方面意见建议进行了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扎实推进制造强省建设。

(一)制造业规模和质态不断提升。我省是经济大省和制造业大省,产业门类比较齐全、产业链比较完整,机械、电子、轻工、冶金、石化5大行业规模超万亿元。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突破4.5万亿元,占全国13.7%、全球近4%,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7.3%,居全国首位。聚焦主导产业明确产业发展方向。聚力培育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推动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目前16个省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规模占规上工业比重达70%左右。特高压设备(智能电网)、晶硅光伏、风电装备等7条产业链(产业集群)基本达到中高端水平,国际竞争优势明显。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中,我省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物联网、工程机械等10个集群胜出。加快打造支柱产业。常州围绕“新能源之都”建设目标,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2022年新能源整车产销量和动力电池装车量均占全省一半。泰州重点打造大健康产业体系,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汽车零部件和精密制造、化工及新材料、光伏和锂电四个特色产业集群。宿迁围绕打造“中国酒都、新兴纺都、光伏之都”,聚力发展绿色食品、高端纺织、光伏新能源等地标性产业。提高产业链安全性稳定性。成立稳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专班,发挥部省对接、跨省协调、部门协作、省市县协同等机制作用,推动省内外600多家重点企业的4000多家关键供应商稳定生产。实施产业链备份、上下游协作等专项行动,统筹推进汽车芯片攻关应用、整零对接、集成电路芯机联动等工作,协调解决“卡点”“堵点”问题,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

(二)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关键增量,推动建设“数实融合第一省”,系统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车联网、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成效明显。深入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年,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66.4。制定化工、钢铁、服装等12个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和机械加工行业智能车间建设指南,安排12.7亿元省级专项资金,为2.2万家企业开展免费诊断,实施改造项目2.7万个、完成1.3万个。新增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家、“数字领航”企业3家、工业互联网平台8家。数字产业能级持续提升。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专项行动,做优电子、软件等基础优势产业,壮大“数智云网链”等新兴数字产业,2022年全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达4.2万亿元、同比增长15.3%,软件业务收入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比重达11%左右。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速生产性服务业提档升级,推进省两业融合标杆引领工程,积极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强化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两业融合中的应用,发展数据驱动型服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对融合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三)企业培育和服务加力提效。深入推进“百企引航”“千企升级”行动计划,加强梯度培育、融通发展,强化金融、人才、科技等要素支撑,企业竞争力和发展质效明显提升。领军企业快速发展。建立107家引航企业培育库。2022年全省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大企业(集团)达190家、净增18家,其中超千亿元企业13家。制定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原材料工业“三品”行动等方案,新增全国质量标杆5项,10个城市入选国家“三品”战略示范城市、30家自主品牌入选工信部百家重点培育纺织服装品牌名单。专精特新企业不断壮大。出台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等政策措施,省级专精特新培育企业库扩至3.6万家,新入围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24家、制造业单项冠军48家,累计分别达709家、186家。要素保障不断强化。统筹运用多项财税金融支持政策,精准施策支持制造业市场主体发展。2022年,聚焦中小微企业、制造业、科技创新,全省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500亿元。设立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推出“小微贷”“苏科贷”“人才贷”等政银合作专项信贷产品。强化高水平领军人才队伍支撑,培训产业人才1.2万余人次。持续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共性技术供给,建成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省级中心1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38家、省级3954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雄厚的基础实力、完善的配套体系和部分领域的领先优势。但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问题依然存在,产业附加值不高,传统产业占比高,产业基础能力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等问题比较突出,缺少国际知名的自主品牌和龙头企业。我省提升发展水平和提高发展质量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产业形态总体仍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产业发展层次还不高。产业附加值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缺乏话语权和定价权。我省制造业增加值率长期徘徊在22%左右,与发达国家相差10个百分点以上。我省规上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6.4%,低于浙江、广东。今年以来,由于订单不足、产品价格下降等,工业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1—5月,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仅4.6%,亏损面达29.7%。产业相关配套体系不健全,产业的前后关联及旁侧关联度较小,原材料和产品“两头在外”。从制造业31个大类营业收入排名前10位的行业看,营业收入比广东少1.07万亿元。电子信息、电气制造两大行业是两省排名前2位的行业,我省虽然集成电路全国领先,但元器件多、配套产品多,而广东电子信息行业大企业多、终端产品多,这是我省营业收入比广东少的重要原因。产业结构偏重。传统产业偏重。我省13个千亿元以上企业中,冶金、化纤企业8家。31个制造业大类中,我省冶金、装备制造(包括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轨道交通、船舶等)、纺织、化纤、医药等9大行业优势明显,而广东电子信息、汽车、轻工、建材等11个行业优势明显。2022年我省55个营收规模排名全国第一的行业中,过半数为传统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还不高。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一般在70%左右,而我省2022年约55%,差距较大。如现代金融服务,制造业贷款多以固定资产抵押为主,金融产品灵活性、创新性不够,无法很好满足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需求。区域协调程度不高。我省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依旧存在,地区间产业专业化协同分工水平还不高,缺少市场化导向的跨行政区产业协调机制。“南强北弱”现象较为明显,苏南、苏中、苏北工业总量之比由2015年52:23:25扩大到2022年66:18:16,苏南地区开发强度明显高于苏北。产业同质化布局和竞争现象依然存在,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玻璃等项目,全省各地一拥而上,没有考虑全国、全省产能过剩的风险,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截至2022年底,全省动力电池生产企业34家,涉及10个设区市,已建和在建产能586.46GWh,是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总量的近2倍。我省与长三角其他省市产业分工专业化水平还不够,特别是与浙江、安徽主导产业有所重合,如电子设备制造、电气器材制造、汽车制造产业等竞争明显。

(二)制造业自主创新水平总体还不高。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卡脖子”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仍受制于人。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很多基础软件和部分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重要设备对西方国家依存度较高。一些国产高端精密产品在使用寿命、稳定性方面与国外产品仍有较大差距,多数依赖进口。比如,工业软件产业,操作系统、数据服务器等技术短板明显,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依赖进口严重;半导体领域,半导体设备和芯片进口依赖很严重;生物医药制造环节,抗体生产中涉及的一次性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层析用填料介质等关键材料、耗材仍依赖美、德进口。在外部科技打压和制裁情况下,产业链上依赖进口的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等突破需要的时间将拉长。产业自主可控力不强。产业备份体系不完善,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不够。一些地方和企业缺乏产业链安全意识,没有建立韧性的供应商体系和备份供应链。一些地方主导产业发展重点不够聚焦,要素配置和政策扶持导向性不够鲜明,产业链、供应链与人才链、资金链存在脱节现象,难以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和地标性产业。产业创新成果转化不足。科技创新平台的数量偏少,贡献度低,对推动产业发展影响力有限,行业共性技术供给途径比较缺乏,中小企业资金实力有限,自身研发能力弱,转型升级和自主研发的意愿不强、能力不足。全社会研发投入中基础研究占比明显低于广东等先进地区水平,企业研发多在试验发展和应用研究环节,较少涉及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科教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学研合作对接不够紧密。市场对国产设备的接受程度还很低,存在很多门槛,创新成果转化卡在最后一步市场运用。

(三)产业发展风险挑战日益增多。我省过去依靠引进、模仿、跟随做大了产业规模,从探索“苏南模式”、发展乡镇企业,到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然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让短板逐渐凸显,面临的国内外约束日益增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不断攀升。缺少自主品牌本土企业。我省原有的熊猫、小天鹅、香雪海、蝙蝠、春兰、维维豆奶、苏阿姨等一大批品牌曾风靡一时,但是现在这些品牌有的销声匿迹,有的被收购。我省头部企业主要集中于石化、钢铁、纺织等传统行业,但广东企业涉及房地产、金融、科技、互联网多个行业,华为、腾讯、美的、比亚迪等这些行业龙头企业都来自于广东,我省头部企业数量和实力与广东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一些地区和企业的发展理念仍延续传统路径。突出表现在重招商引资轻本土企业培育、重量的增长轻质的提升,对新招引企业加大优惠政策,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本土企业的培养。反映到产业上,就是缺乏对产业链及产业配套的统筹考虑,盲目引进各类项目,造成产能过剩、本土品牌企业缺乏、大量的资源浪费,对各地产业创新发展、人才集聚等带来负面影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大国地缘政治经济博弈加剧、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等相互交织,全球实际需求低迷,跨国公司产业链分散化布局,部分高科技产业的组装集成环节向印度、越南等国转移,我省电子等高端制造产业外迁、订单外移压力加大。

三、几点建议

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省制造业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要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找准江苏产业发展的定位,积极打造具有江苏特点的产业体系,夯实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

(一)坚持以集群和产业链为抓手,优化产业布局。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作出的新定位、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的重要论述,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1650”(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50条重点产业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总抓手,深入推进集群培育和产业强链,从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推动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前瞻布局跟踪未来产业三个方面入手,全力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产业体系。优化重点集群和产业链布局。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指导,立足区域禀赋差异,以特色产业集群为抓手,推动形成彰显优势、高质量发展的区域产业布局,加快建设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聚焦集成电路、工程机械、生物医药、高端纺织、新材料等重点优势领域,加强集群建设和产业链培育,有些产业链具备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优势,如工程机械、晶硅光伏等,要对产业链查漏补缺,改造升级关键装备、核心部件;有些产业链具备关键环节优势,如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等,要延伸拓展环节,提高上下游整体控制力。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人工智能、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装备等特色产业,建设若干具有较高集聚性、根植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级产业集群梯度培育体系。积极创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升徐州智能制造装备、常州智能制造装备、苏州生物医药三大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能级。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引导和储备一批各具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按照技术已突破、未来市场广阔、江苏有基础的原则,确定一批未来产业,制定专门政策,予以支持。聚焦生命健康、第三代半导体、氢能与储能、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基因与细胞等领域,开展未来产业先导区(试验区)建设,集聚高水平人才和团队,以应用场景牵引未来产业成长。

(二)坚持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与业态创新并重,提高产业竞争力。顺应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着力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积极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共性技术及基础产品攻关和成果转化。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健全全链条协同创新体系,支持以企业为主体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平台,引导不同规模、各类所有制企业在创新生态中承担相应的任务和角色,更好激发产业体系的创新效率和活力。摸清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情况,支持更多企业建设创新中心并发挥实效,根据市场需求创新技术和产品,同时围绕国家科技需求从应用创新向原始创新提升,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瓶颈。发挥体制优势,企业、高校院所和行业协会共建共享、协同攻关,以开放心态共同推动国际合作,和优秀外资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具体来看,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重点攻关需要长期投入和累积基础的技术领域,依靠累积性创新优势破解“卡脖子”难题;中小企业要发挥在细分领域的专业化优势,主要承担配套产业和其他细分领域中具有颠覆性的创新任务。聚焦数控系统、工业母机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瓶颈,建立“卡脖子”技术清单和攻关方向遴选动态调整机制,引领带动有条件的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研发投入,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重塑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推进企业大规模改造,把更多力量放在对现有产业企业的改造提升上。梳理多年积累的生产经营未达目标的企业情况,提出推进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案,并逐步实施,力求取得实效。深入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制造业设备、产线、车间等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等样板。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以轻工、纺织等消费品行业和冶金、石化等原材料行业为重点,开展工艺装备、产品技术、效率效能、产品品牌、目标市场、业态模式等创新,支持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和性能,提升品牌价值和知名度。在向制造业价值链中高端攀升过程中,传统产业要建立健全严格的绿色供应链制度体系,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提升产业接续性。促进数字产业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云服务平台、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帮助中小企业搭载低成本的基础性数字化软件,同时规范各行业在互联网平台应用领域的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加强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加大“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在实践中提升自主关键装备、高端软件和重要零部件的稳定性、适用性并逐步做到国产化替代。丰富和扩大应用场景,通过政府工程和项目带头使用国产化产品(技术),帮助支持企业特别是本土企业、初创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全面应用、迭代升级、提速发展。落实好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应用保险补偿政策,定期编制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一条龙”示范应用。

(三)坚持政府与企业双向发力,打造优质本土品牌企业。政府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发展;企业自身发展壮大,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帮助。政府要转变招商引资的路径依赖,重点支持本土企业做强做优。围绕集群和产业链点对点地精准招商,深入研究适合当地发展的行业、产业和企业,紧盯行业里的专精特新企业,并围绕行业领军企业、产业链配套环节开展招商,招引有扩能计划布局的上市企业、龙头企业、外资企业。要梳理掌握本土品牌和企业底数,并把本土企业作为基本盘,帮助支持本土企业做精技术、做优产品、做大规模、做强实力。研究好、发挥好我省产业优势,注重产业特色化差别化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例如南京的软件、徐州的工程机械、苏州的电子信息、泰州的生物医药、镇江的醋、宿迁的酒等等,加速向品牌化转型升级,同时减少和避免产业同质、重复投资、无序竞争。做好企业供需对接,突出用好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引导企业主动适应市场新需求、新趋势,实现供给与需求、制造与消费、技术与市场的精准对接。提升产业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强省级产业政策协同联动,推动创新、金融、人才等政策向重点集群和产业链聚焦倾斜。财政资金要聚焦产业创新重点集中支持,整合财政专项资金,把现在分散在各部门、各行业的财政资金有效集中起来,放大财政杠杆作用,集中财力办大事。强化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产业基金要围绕产业创新发展进行专业化运作。省级层面高风险投资企业要调整理念,积极支持初创期企业发展。行业协会加强产业协同,对相关领域和政策规划进行沟通研究,对风险进行识别和应对,开展标准化建设。分类培育本土企业。培育一批像恒力、亨通等有话语权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吸引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建立龙头企业培育库,筛选一批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提供更精准服务更有力保障,推动企业向规模化扩张,增强企业对产业链的控制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鼓励企业聚焦实业、做精主业、深耕细分领域,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保障,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一批像中天钢铁、江苏德龙镍业、扬力集团、斯迪克新型材料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企业家勇于推动生产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引领劳动者在本行业和本领域摒弃浮躁、克服困境、深耕细作,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和实现更大发展。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