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协
【2022年课题优秀论文选】让代表全程参与 让监督更富成效
2024-03-20 14:40

徐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张进

2022年4月,《中共江苏省委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正式印发,对增强监督刚性实效和丰富探索监督形式作出部署,提出“改进专题询问工作,建立向社会公开征集问题线索机制,运用视频直播录播、网络互动、公众参与等方式,推进专题询问过程公开,增强询问社会效果”的具体要求。民主监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徐州市丰县人大常委会顺应新时代人大工作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探索融媒体背景下电视问政新模式,匠心打造“一年一主题”电视问政专题询问监督品牌,成为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有力举措。

一、主要做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丰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以“专题询问+电视网络直播”持续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形式和实现路径,把人民民主生动地、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在专题询问的全过程各环节,努力让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形成监督合力,实现了专题询问效果的最大化。2018年以来,丰县人大常委会以电视网络直播(录播)的方式,先后对“镇村公共空间治理”“代表议案办理暨文明城市创建”“优化营商环境”“安全生产”等社会反映强烈、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了四次专题询问,较好地呼应了县委关注、回应了群众关切。

(一)广泛征集民意,做足会前功课。为不断提高专题询问质量,丰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会前调研,精选询问主题,制定询问办法,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有的放矢地把事关全县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专题询问的重点。一是加强会前调研。为找准群众所盼、基层所难,确保在询问会上“问的准”“问的透”“问的实”,丰县人大常委会坚持问询问题“从人民中来”,通过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中心、实践站和实践点开展调研、座谈、问卷调查等活动,零距离倾听民声、全方位汇聚民意,深层次了解群众诉求,把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优先纳入问询内容;通过对接12345和962518热线等渠道,倾听群众呼声,广泛征集梳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焦点、难点、堵点,拓宽开门问询的广度,让专题询问与民主民意同频共振;坚持问题导向,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企业、深入乡村,全天候不分时段进行为期3-5个月的暗访调研,抓取第一手资料,以小切口反映多方面问题。根据暗访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拍摄制作电视专题片,在询问现场播放,用真实的画面和被采访群众的语言,揭示存在的问题,确保询问的问题切实反映民声、代表民意,经得起实践检验。二是确定询问主题。为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正确政治方向和有序推进,常委会和与会委员、列席代表在询问之前紧紧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与中心工作,紧紧扣住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和难点,选准专题询问的主题,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发现问题、指出问题、瞄准问题、揭示问题。针对确定的询问议题内容,县人大常委会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并向县委作专题汇报,县委主要领导每次均作出专门批示。坚持把群众呼声和百姓的急难愁盼作为开展专题询问的风向标,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在新闻媒介作出公告,构建广泛的民主参与机制,使专题询问更加符合人民意愿、更好回应社会关切,确保专题询问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始终与人民同心同向。三是制定询问办法。为确保专题询问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在广泛征集意见建议的基础上,2018年丰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丰县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工作暂行办法》,为更加充分体现民意,让基层代表和普通群众积极参与到专题询问中来,2021年第38次常委会作了进一步修订,通过了《丰县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工作办法》,具体规定了专题询问的对象、内容、程序及要求,并将“专题询问会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进行直播或录播”以制度化的形式进行明确,为开展专题询问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成效让群众评判,做好问询环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政府部门工作的好坏,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丰县人大常委会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理念,有序扩大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推进人大监督公开,把专题询问作为提高人大监督质效的重要方式,实现专题询问与电视问政的有机结合,力求通过专题询问,问出问题症结,问出发展思路,问出群众期盼,问出工作动力。一是询问过程全程直播(录播)。为增强监督工作的刚性和实效,丰县人大常委会对专题询问进行全程直播(录播),过程全公开、全透明。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部分基层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及县监委、县法院、县检察院、各镇(街道)负责人共100多人参加或列席。询问现场邀请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委室负责人、部分县委常委参会,邀请国家和省、市新闻媒体记者赴会报道。二是询问现场辣味十足。问询环节坚持“一切为了人民”,采取现场面对面“一问一答”“追问追答”的形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询问者坚持“为人民而问”,不仅问出痛点、问出辣味、问出压力、问出群众诉求,更问出了“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代表意识,进一步拓展了代表知情履职渠道,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应询者坚持“向人民作答”,不仅答出原因、答出对策、答出承诺、答出群众关切,更答出了人民公仆的为民情怀,彰显了应询部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的胆识和信心,体现了“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转变。三是测评结果现场公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询问结束后,把表决器交到人民手中,由现场参加会议的人大代表和群众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报告和答复情况,现场进行满意度测评,结果当场公布。四年来,在先后开展的四次专题询问38家应询部门中,13家为满意、22家为基本满意、3家为不满意。

(三)持续跟踪问效,做实整改工作。专题询问其“形”在于问和答,其“神”在于解决问题。丰县人大常委会在专题询问之后“不止于问”,跟踪监督整改落实情况,有效地把专题询问的成果转化为改进工作的成效,切实推动问题解决。一是注重全程监督。丰县人大常委会注重在全程化监督上下功夫。在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召开后,相关委室根据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情况形成审议意见,并按程序行文印发给“一府一委两院”进行研究办理。在“一府一委两院”研究办理审议意见过程中,县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联合县电视台进行跟踪督办,通过及时沟通、征求意见、听取汇报、明察暗访等方式,督促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专题询问意见建议认真整改,并向社会公布,确保对答复承诺的问题一抓到底、落地见效。二是推动问题解决。专题询问结束后,县人大常委会党组第一时间将测评结果向县委书面汇报、向“一府一委两院”通报,同时对专题询问中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经主任会议研究,采取“审议意见+问题清单”一并在10日内集中交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办理成效如何,坚持“由人民评判”。相关部门三个月内将整改工作情况向县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报告,县人大常委会根据办理情况进行“回头看”,同时在常委会会议上听取审议整改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二次满意度测评。推动整改成果向社会公开,让广大群众跟进了解、评判、监督,确保人大监督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让人民满意。三是凸显询问成效。通过靶向监督,有力助推了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镇村公共空间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耕乱占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镇村环境焕然一新,美丽丰县、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效凸显,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攀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服务精准化、便捷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有力推动了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的落实。围绕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开展专题询问,突出重点、持续发力、跟踪到底,直到推动问题解决、收到应有成效,是丰县人大常委会跟踪监督的创新做法。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将农村饮用水安全、湖西片区扶贫开发、营商环境等热点问题作为年度工作重点,聚焦问题,靶向监督,常态化跟踪问效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并进行二次满意度测评,形成了合力推进重点、难点工作的局面,增强了监督效果。在人大的监督助推下,有力助推了城乡八个一体化进程,营商环境跃居全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榜第36位。再比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镇村公共空间乱搭乱建、乱搭乱放、乱耕乱占等问题开展专题询问和跟踪督办,推动全县拆除各类违章建筑物280余万平方米,建成220公里丰县美丽公路,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二是切实增强了人大监督的刚性。开展专题询问是完善监督手段、提升监督效果的有益探索。首先,“一府一委两院”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其次,通过精选焦点、热点议题,组织事前调研和视察,使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充分了解相关工作的现状,有的放矢地提出相关问题,促进“一府一委两院”及相关部门拓宽思路、对症下药。第三,通过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当面互动问答,问出深度和要害,答出责任和承诺,增强了“一府一委两院”的责任意识和履职意识。第四,通过专题询问及跟踪问效,集中推动了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进一步体现了人大监督的力度和刚性。丰县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把“暗访”作为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一把“利器”,在专题询问前,先组织代表分组开展暗访式调研,并将暗访短片在专题询问时当场播放,推动暗查暗访41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有力增强了人大监督的刚性。

三是提高了人大监督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常委会坚持每年选取一个重点问题在县电视台演播大厅开展专题询问,全程电视网络实况直播(录播),由现场参加会议的100名委员、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现场进行满意度测评,结果当场公布,社会公众通过网络手机参与互动。近年来,县人大相继对镇村公共空间治理、代表议案办理暨文明城市创建、优化营商环境进行专题询问,每次专题询问邀请群众代表参与,过程全公开、全透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一把手上台接受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现场询问,并现场接受测评,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该做法先后被《法制日报》《人民代表报》《新华日报》《人民与权利》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在社会上引起良好反响。

三、几点思考

经过五年左右的实践,丰县人大常委会已经基本建立起“提、督、办、评”相结合的常态化、规范化电视专题问政新模式,开辟了人大监督的新途径,增强了人大监督质效,这一监督形式得到了党委充分肯定,政府积极配合,群众大力支持,促进了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开展。结合丰县的探索实践,就如何丰富和完善电视问政这一监督形式,切实扩大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全过程参与,进一步提升人大监督实效,引发几点思考。

一是进一步加快专题询问的法治化建设。地方人大常委会要高度重视专题询问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等方式,将电视、网络直播(录播)等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提炼、上升为法律规范,对询问主体、询问组织、询问效力和保障要素,以及后续监督方式等进行明确规定,为专题询问的规范化、常态化提供法治保障。同时,各级人大常委会要以工作制度的形式,制定辖区内开展专题询问的技术规程,对专题询问的具体组织形式和工作流程,特别是议题遴选、公众参与、询问公开、会后督办、责任明确等作出具体规范,不断提高专题询问的规范化水平和整体实效。

二是进一步提高专题询问的公开化水平。公开性是专题询问最鲜明的特征。各级人大常委会在深化专题询问电视 直播的同时,应大力拓展公众和代表参与渠道,由展示型公开向参与型公开转变。可以通过媒体公开征集意见和向代表专项征求意见等形式,提高主题确定、问题设置、旁听代表遴选的公众参与度。在会议组织上,可设置代表提问或场外观众提问环节;对于询问事项落实情况,应及时通报代表并向社会公开,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三是让询问和专题询问齐头并进。探索将询问固定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议案和有关报告时的必设环节,做到逢审必询,以降低启动门槛,提高使用频次,增强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询问的意识和能力。专题询问则由一定数量的常委会组成人员或人大代表提出,由常委会议或主任会议决定交由受询机关答复,受询机关主要负责人在一定时间内向常委会会议作口头答复,以提高专题询问对民意的敏感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四是着力优化人大监督的外部环境。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坚持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一府一委两院”要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能力,加快健全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的体制机制。社会各界要更加关注人大监督工作的开展,支持人大及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真正发挥人大制度作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只有这样,专题询问才会有坚强的政治保证和雄厚的民意基础,人大监督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