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协
    江苏人大网 > 人大论坛 > 工作探讨 > 正文
把握三项原则 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
2023-11-23 16:51  来源:扬州市江都区人大  作者:花志荣

党的二十大作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决策部署后,许多地方人大积极响应,纷纷结合人大职能,着力探索在基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表现形式和实践路径。其间,一批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也有称中心、站、所或高地、样板、标杆的)应运而生,其在宣传展示人大发展历程和特色亮点工作,开展代表活动,扩大基层群众对人大工作的参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阵地和民意窗。笔者认为,建设管理使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应坚持把握以下三项原则。

——把握便民利民原则。坚持人民立场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要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为主要面向选民和群众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如远离人们的生产工作或生活中心,不方便普通群众反映意见和问题,就背离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要求,也失去了存在的主要价值。因此,地方人大在谋划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时,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人民主体地位。在规划选址时,遵循便民利民的原则,尽可能将实践基地建在群众身边,靠近其生产生活和工作之处,便于其近距离参与实践基地的各项活动。在功能布局上,要换位思考,用心用情建好接待服务群众的场所,并配套相应的便民设施,让群众来了坐得住,走了还想来。

——把握实用管用原则。坚持求真务实,将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实践基地的核心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实践基地要注重建立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明确专门接待选民和群众的人大代表或工作人员,适时做好选民和群众意见的接收、梳理、交办、承办、督办和反馈,力求件件有交待、事事有落实。同时针对移动互联网广泛运用的新趋势,加快实践基地数字化建设,统一研发代表联系群众手机客户端,创设代表联系信息公开、在线民意收集、互动交流、建议提交等功能,通过线下、线上并行,畅通民情民意向代表和人大的反映渠道,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这也是实践基地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

——把握共建共享原则。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全程贯通,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涉及方方面面。无论是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还是以人民政协为专门机构的协商民主,抑或是城乡社区群众参加居民(村民)代表大会的基层民主,还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爱国统一战线,共同构建了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因此,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应是各级党委和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在谋划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时,地方人大应坚持党的领导,推动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整合多方资源,保证把党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理念、原则精神、目标任务以及运行程序、规范要求等,落实到人民当家作主各环节,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区域共建共用共享的生动局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