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兴化市人大常委会将立足人大职能,以更实举措助力破解发展瓶颈,以更优履职凝聚发展合力,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兴化新实践行稳致远。
以人大监督之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围绕构建高效能监督体系要求,综合运用各项法定方式打造精准监督新范式。调查研究走深走实。连续三年在一季度开展“三走三学两联系”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常委会负责同志带队深入基层一线,通过问需于民、问效于企,收集企业、群众对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跟踪问效,倾听呼声需求,提振发展信心,赋能经济发展。监督重点促稳促进。紧跟市委步伐、运用人大方式支持政府工作、运用人大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常态化开展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调研分析,聚焦重大项目建设、特色产业片区建设、营商环境优化、国资管理、债务管理等关键事项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持续深化“联网监督、分色管理、问题交办、整改销号”国资监督模式,扎实做好乡镇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情况向人大报告试点工作,开展预算决算全口径审查、全过程监管,助力兜牢“三保”底线,防范风险隐患,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履职评议求质求效。进一步拓展人大选举任命人员监督范围和层次,做实会前调研、会中审议、会后跟踪等关键环节,将落实“三个大抓”纳入评议重点,以高效选后任后监督强化选举任免人员为民履职、为发展尽责的使命担当和实干精神。
以代表履职之能激发基层民主全方位活力。积极探索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行之有效、务实管用的新举措新路径,通过创新代表履职生态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创新载体建设。在建好用好代表“家站点”、民意采集点等现有平台基础上继续丰富拓展,将代表履职平台建在产业链上、建在百姓身边,发挥好经济运行观察点、社会事业发展观察点作用。建立健全人大开发区委员会、开发区人大工作联络委员会和高新区人大工作联络处工作机制,助推全市经济发展主阵地高质量发展。畅通民意渠道。拓宽知情知政渠道,常态化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工作评议等活动,提高基层代表参与人大工作、助力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深入开展“双联双解双促”、代表回选区访选民、“主任接待日”等活动,推动全市2000多名市乡人大代表“月进站”“、季回组”“、年述职”,聚焦“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十五五”规划科学编制当好民意民情的观察员、经济发展的参谋者。注重典型引领。持续深化“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围绕新质生产力、生态环保等主题开展好“人大代表讲坛”专题报告会,培育一批经济领域的代表“头雁”,引导广大代表见贤思齐、比学赶超,凝聚助力“三个大抓”的强大合力。
以联动贯通之效构建协同履职常态化机制。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一体提升,在助力“三个大抓”中凝聚各方力量,释放制度效能新优势。强化上下联动。以全省人大上下联动十项重点工作为重点,密切对上沟通对下联系,在重点议题、重大项目、民生实事等方面强化联动,形成人大履职集成叠加效应。推进内外贯通。探索建立人大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等贯通协作机制,推动监督内容契合、监督方式对接、监督资源整合、监督成果共享,不断增强监督工作整体效能。凝聚工作合力。聚焦落实市委部署要求,整合各级人大、各级代表、各类平台的力量和资源,为推进“十四五”勇创佳绩攀新高“、十五五”增创优势开新局贡献人大力量。
(作者系兴化市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