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做好农民致富带头人。茅村镇人大积极探索小微产业发展之路,力争将人大代表贴近群众的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效能,“蔬”开致富赛道,走出乡土“生金”路。
香菜铺开“致富田”
“抓紧时间择香菜,争取卖个好价钱!”时下,岗头村的香菜种植基地迎来了丰收,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一垄垄整齐的香菜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将之采摘上市。
“一开始就遇到了困难,不少人想种周期短收益高的香菜,但是以前没搞过,大伙都缺少经验。”岗头村村干部、镇人大代表王昝很是感慨。
为此,该村的4名人大代表发挥人脉优势,多方打听联系,成功与“种菜能人”金娟达成合作,为农户们传授技巧。人大代表们带头学、带头干,当起了头号模范,全体村干部和农户积极配合,从选种、播种到田间管理,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成功将种植“难题”转化为“易事”,将翠绿的“希望”变成实在的幸福。
一茬又一茬,岗头村靠着香菜与方便面加工厂签了采购协议,香菜亩产可达3000多斤,一亩地能带来1000元左右的纯利润,直接带动40余人就业。“这活计不累人,坐着就能干,也不耽误接孩子放学,方便的很,真得感谢咱们人大代表的帮助。”做工的刘大姐十分满意。
直播带热“致富经”
“大家请看,这些娃娃都是我们纯手工制作,不仅可爱价格也非常实惠……”干净明亮的农家小屋内,赵秋兰举起手中的小布娃娃,轻快的对着屏幕另一端的网友们作着介绍。手机一架,直播一开,方寸之间,一个单独的卖货“小天地”立刻生成,已然成了近期茅村镇不少女同胞的新潮流。
这都要归功于镇人大代表岳微微。作为一个创业能手,岳微微先后干过水泥砌块、养猪生殖,都干的红火,一些村里妇女便找到她,希望她能“挑个头”,给农村这些没工作的家庭妇女找些活计。热心肠的岳微微二话没说,就与在山东开团扇厂的老同学取得联系,争取到了团扇加工的手工活,加工一个团扇收入可达到15至20元,大家的钱包慢慢的鼓了起来,而乡里姐妹们的“致富路”还不止于此。
看着一些网红靠直播带货,不仅获得了流量,还产生了很好的收益,岳微微和村里妇女商量拍板——做手工艺品直播。“目前直播的人一个月能有2000元左右的卖货收入,这对于缺少收入来源的家庭妇女来说是相当可观的,后面我们还计划启动短视频直播培训,为乡亲们创业就业送技术、搭平台,让全镇涌现出更多个'岳微微’。”茅村镇人大主席李莉表示道。
冬桃结出“致富果”
已至冬日,天气寒凉,班山村的一个小山坡里却是一片火热景象。进了瑶山果园,入眼就是红透的冬桃压弯了枝条,树下几十名工人忙着采摘、分拣、打包、装箱,来自苏州、常州、扬州等地的客商开车上门抢购。
“我们种的是‘映霜红’冬桃,口感脆甜,水分饱满,每年都不够卖的,现在果园已经有了规模,邻里都来做工,能提供60多个就业岗位,乡亲们也能赚不少钱。”党员张凯作为瑶山果园的园主,显得非常高兴。
种下“甜蜜桃”,结出“致富果”,瑶山果园的一路成长,离不开茅村镇人大的倾力相助。脚下的果园土地曾经是张凯的一处采石宕口,近年来村内强化环境整治,加快美好乡村建设,张凯的采石场被叫停,最大的收入来源断了,张凯又开始考虑改行种植,这个想法得到了茅村镇人大的支持。为协助解决果树种植中的各类问题,镇人大先后牵头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来到果园现场讲解、举办冬桃种植交流会4次,班山村党支部书记、镇人大代表张波化身冬桃代言人,在直播间倾情“带货”,为瑶山冬桃不断“扩圈”,打响知名度,昔日的经济薄弱村摇身一变,已经走在了奔富的路上。
香菜、手工、冬桃……一个个特色小产业便是茅村镇发展的缩影。近年来,茅村镇不断做实做细产业结构调整,力求发挥小产业能量,以人大聚力,带动乡村经济大发展,打造出群众增收“新引擎”、探索协同发展“新路径”,解锁乡村振兴“新密码”。(徐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