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午,扬子江畔的“江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迎来了一群兴致满怀的参观者,他们是参加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的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列席会议的市县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和人大代表。回眸历史画卷,重温光辉篇章,大家从那些人大工作的历史印迹中深刻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深叶茂、历久弥新。
时间镌刻不朽,奋斗成就永恒。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走过70个春秋。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彰显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循大道,至万里。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初心不变、改革赋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地方人大工作步履铿锵、扎实推进。
省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的殷切嘱托,深刻把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坚持与时代同步、与改革同频、与人民同心,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能作用,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认真落实常委会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精心组织庆祝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筹建“江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长期性展陈,展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江苏的生动实践,讲好中国民主故事、江苏人大故事,深刻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功效。
扎实推进重要领域立法,聚焦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制定出台《关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加强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制度保障的决定》,审议通过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促进条例、发展规划条例、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两次审议省数据条例草案,主动适应改革需要,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法制保障。
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高质量做好人大监督工作,加大对产业科技创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优化创新载体平台布局、预算决算、国有资产管理、绿色低碳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的监督力度,促进各项改革工作行稳致远。
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聚焦中心大局、群众关切献计出力,举办8期代表学习班,实现基层一线省人大代表培训全覆盖,支持经济运行观察点常态化工作,创设21个社会事业发展观察点,组织代表围绕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等主题开展调研视察,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常态化处理反馈机制,汇聚起助力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能。
完善常委会运行制度,落实常委会组成人员挂钩联系具体项目机制,探索重点监督议题由人大专门委员会向常委会会议报告专项监督工作情况,不断健全人大与“一府一委两院”监督支持配合、双向良性互动的履职行权机制,持续深化上下联动,深入推进长三角地区人大工作协作机制,使人大工作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一次次有质量的立法实践、一项项有力度的监督举措、一份份有温度的议案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江苏大地生动实践的鲜明例证。
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新时代新征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继续阔步向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党中央发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员令,全省各级人大使命在肩,让我们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有效凝聚到各项改革任务中去,积极担当作为,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制度保证和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