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这既体现了党中央对江苏的充分信任,也饱含着对江苏的厚重嘱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4月14日至15日在江苏调研。他指出,充分发挥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度优势,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更需要我们永葆坚持根本政治制度的战略定力,通过重视立法引领、强化监督问效、深化代表履职,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发展动能,为经济大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扛起过硬担当。
彰显制度优势,在于立法的引领和保障。经济大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化营商环境。4月11日,省市人大立法工作座谈会在宿迁召开。翻开今年的立法工作计划,省人大常委会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进重点领域立法: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起草专班紧张工作,草案已数易其稿;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与公共图书馆立法调研工作正有序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坚持开门立法,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建议,让立法更好地汇聚民智、体现民意。这一系列立法实践,成为江苏以高质量立法护航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诠释。
彰显制度优势,在于监督的刚性和实效。今年,省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四个着力点”,精心谋划部署42个重点监督项目,构建起多形式、精准化的监督工作格局。这些项目聚焦关键领域,突出问题导向,坚持靶向发力,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部署要求落地生根。4月3日启动的太湖流域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专项监督,是本届省人大连续第三年监督太湖水环境。通过持续跟踪法律法规落实情况,既巩固既有治理成果,又推动解决新问题,让每一个监督项目都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彰显制度优势,在于代表履职的群众根基。人大代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省人大常委会积极落实新修改的代表法,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发挥作用。与此同时,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全面推进,企业家代表聚焦产业链强链补链,专家学者代表献计科技创新策源,基层代表传递民生需求……万千智慧通过人大制度汇聚成破浪前行的合力。这些履职实践将人民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改革发展的“金钥匙”,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江苏的生动实践,也是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力量源泉。
彰显制度优势,更在于自身建设的久久为功。加强“四个机关”建设,摆在第一位的是政治机关建设。4月,省人大常委会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先后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设区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视频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传达学习赵乐际委员长在江苏调研时的讲话要求,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把握核心要义中进一步强化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使命感责任感。
浩荡东风今又起,筑梦伟业正当时。江苏扛起的不仅是经济总量的“大梁”,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标杆”。让我们始终以制度优势保障改革发展,以法治力量扛起责任担当,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壮阔征程中,奋力书写新时代人大工作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