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协
【人大代表在身边】【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在基层】全国人大代表孙景南:用日常行动诠释何为“匠”
2024-04-05 15:28

“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指出:“要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批培养出来,他们是顶梁柱。”

守“匠心”、习“匠术”,何为“匠”?我们一起走进被总书记点赞的全国人大代表、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车体分厂电焊工孙景南的日常。

行走在中车浦镇公司的厂区里,随处可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醒目大字。

“‘匠’就是在专业领域对自己‘斤斤计较’一点”,这是孙景南代表常说的一句话。在她最近忙着参与的一条焊接智能产线“训练”中,她也把这种要求提给了“机器人”。当下中车浦镇正在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不断开发智能化产线,其中构架焊接智能产线投入使用后,焊接自动化率由原先的40%提高到90%左右,产线所需生产人员将大幅减少:“因为机器的焊接不像人,它中间可能会有一些差别,不管是识别方面,还是有些位置,焊枪进不到、不能焊。要通过我们焊工的这种经验和聪明才智,从编程上或者是工位的设置上去优化,才能够实现数字化。”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人担心随着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将完全替代人类工作。如何看这种焦虑?孙景南认为,智能化产线不会完全取代人工,正如她现在要做的一样的,系统里的焊接参数,仍需要他们多年的工作经验去“投喂”,但接下来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向可能需要跟上时代的变化:“我觉得人还是不可能被完全替代,只是工种的转换。原来的焊工可能会变成编程,也可能作为整个产线上的维护,人要去适应社会、适应技术的发展,只能学。”

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这让孙景南倍受鼓舞,30年多来,经她之手带出的徒弟有600多人。

今年全国两会后,“孙景南劳模创新工作室”立刻重启了往日的理论培训与技术攻关,她说,国家的发展就像是一列不断提速的高铁动车组,需要越来越多的“工匠”加入其中:“回到我最熟悉的焊接岗位,围绕我们今年的项目,结合最关键的问题,去制定相应的计划,开展各种实践创新的活动。作为我来说,不仅要注重自己的提升,也要致力于年轻员工的培养,把精益求精和创新实干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去。”

“大国‘新’工匠也绝不只在车间里。”尽管本职工作已经很忙,又不喜抛头露面,孙景南还是经常走进中小学、高校宣讲,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上个月末,她就走进了南京农业大学浦口校区,讲述了我国轨道交通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奋进历程,强调了大国工匠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希望通过自己的“现身说法”,能在更多的青少年心中扎下“大国工匠梦”:“面对现在技术的日新月异,工匠之心显得尤其重要。不管是高铁行业这样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还是各行各业,需要更多的工匠去完成我们国家的重大项目及重要工程。”

(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 摄影/盛建 编辑/高若婷)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