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议案督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质生产力发展,今年新春“第一会”聚焦“锻造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进行动员部署,凝心聚力推动“万亿之城再出发”。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围绕中心依法履职,汇聚法治之力、监督之力、代表之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驾护航。
特色立法“强支撑”。充分发挥人大立法的引领推动保障作用,今年年初,市人代会表决通过全国首部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助力常州打造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10月,制定出台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助力常州打造长三角创新中轴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下一步还将制定促进智能制造发展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形成以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促进智能制造发展条例为支撑、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为引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保障的新质生产力地方性法规矩阵,为常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锻造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精准监督“增动能”。去年,市人大积极响应市委号召,作出加快推动新能源之都建设的决定,汇聚全市上下同心携手共进的强大合力,为打造新能源之都营造浓厚氛围。今年以来,围绕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等重点开展调研,促进传统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深化计划预算监督,使更多资源资金向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装备制造等项目集聚,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设立开发区人大专门委员会,制定出台开发区人大工作和常州经开区人大工作“两个意见”,实现全市开发区人大工作全域覆盖、规范运行,助力提升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能级。
高效履职“激活力”。持续开展“聚力‘532’、建功新时代”五大行动,去年组织人大代表“我为新能源之都建设献一策”活动,汇总梳理125条意见建议。今年4月,选取20个全国、省、市人大代表所在企业设立经济运行观察点,加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研究,为全市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言献策。本届以来,《关于加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赋能常州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监督的议案》《关于加强新能源之都建设监督工作的议案》《关于对我市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专项监督,助推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议案》等先后被确定为市人大常委会督办的重点议案,经过督办后许多难点堵点痛点问题都得到有效回应,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