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大网 > 执法检查专题 > 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 > 媒体关注 > 正文
人民网:江苏:三策治太湖 再唱太湖美
2019-09-30 09:34:00  来源:人民网

流入太湖的水系经治理后生态良好

  太湖美,美在太湖水。苏州太湖湖滨湿地,鱼翔浅底,芦苇摇曳,水鸟不时划过水面。近日,记者随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太湖流域,了解治理成效。

  作为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岸线长405公里,湖体面积233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9米,湖体水域属江苏管辖,整个流域面积3.69万平方公里,涵盖上海市、浙江杭嘉湖地区和江苏的苏锡常全部行政区域以及南京、镇江的部分区域。

  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太湖治理进入铁腕治理阶段。截至2018年,太湖流域水环境持续改善,已经连续11年实现国务院提出的“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的目标。

  来自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的数据显示:2018年,太湖湖体水质由2007年的劣Ⅴ改善为Ⅳ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从62.3下降为56.0,从中度富营养状态降至轻度富营养状态。流域137个重点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4.2%,达标率逐年提升。今年1-8月,太湖流域水质继续保持稳中趋好态势。其中总磷、总氮同比分别下降15.5%和7.4%。15条入湖河流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其中7条河流水质较去年同期改善1个类别。

  太湖治理成绩取得的背后是江苏省太湖流域重点地区人口、GDP较2007年分别增长8%和225%的环境压力。一直以来,太湖流域排污总量大,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水环境容量是太湖治理的约束性条件。

  科学治太、铁腕治太、依法治太为太湖治理成效的取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系统综治科学治太

  宜兴市的丁蜀镇有25公里太湖岸线,河道328条,这里的每条河都有自己的专属“河道管家”。每周,这些管家们都要利用人工、无人机、巡逻艇等多种方式开展巡河巡岸,详细记录地点、时间及影像资料等,并定期向河长汇报。同时,采用人工、机械等方式对河面、河坡、河岸实施一体化的长效保洁全覆盖,确保河道河岸常态保洁,为入湖河水把关。

  位于苏州吴江区的东太湖是太湖下游一个狭长的湖湾,作为太湖的主要出水通道承担着防洪供水、生态保护航运交通等综合功能。整治前,东太湖存在着大量围垦、过度围网养殖、泥沙淤积、水生态恶化等问题,综合治理后进行了退垦还湖、生态清淤、水生态修复等工程,通过综合整治,实现了防洪与生态互利、流域与地方共赢的治理目标。目前,东太湖正在实施“水环境监测网”系统建设工程,可实现蓝绿藻、叶绿素、营养盐等多项指标实时监测,并实现水面以上、水面以下50公分、水底以上50公分三个层位的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的观测。

  常州市武进港是太湖上游重要的入湖河流之一,洛阳镇改变原来水治理中单个项目推进的方法,在戴溪片区设立了全省第一个小流域综合整治示范区。项目开拓了以圩区为载体的精细化小流域治理模式,通过圩区内水系、污染源结构的分析,将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系统融于一体,全面推进城乡共治,系统实施镇郊雨水花园建设、乡村循环农业建设、农田生态系统修复与恢复、农村河道清淤及生态修复等工程,开拓了太湖流域城乡协同共治的新模式。

村里的污水处理设施

  铁腕治太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太湖流域累计关闭化工企业5000多家,关停重污染及排放不达标企业1000余家。对太湖沿岸3公里范围内的渔业养殖进行综合整治,实施太湖4.5万亩和滆湖2.3万亩围网养殖拆除,建成太湖湖滨带湿地62万平方米。流域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5.5万立方米/日、污水管网600公里以上,基本实现撤并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苏州的柳舍村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村民临水而居,小桥流水人家。2016年,柳舍村全面启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将200多户的生活污水全部纳管收集。综合整治后,村里成立了农房专业合作社,将村民多余的空置房屋打包纳入合作社统一管理,通过规模经营,逐步打造起民宿产业集群。

  宜兴张阳村曾以开采矿山为主业,火药一炸,挖机一挖便是上好的建筑材料,最多时,村里有20多个采石点,工人1000多人,但山体和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张阳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展大规模采石场禁采和山区环境整治行动。村里到周边考察后开始搞盆景苗圃,成立了合作社,渐渐做成了气候,还将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休闲旅游深度融合。

  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严厉的整治手段,严控污染物排放,倒逼流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转变。无锡的物联网产业、宜兴的环保设备产业都是在治太的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苏锡常地区三次产业比重从2007 年的2.2:60.6:37.2 调整为 2018 年的 1.5:47.7:50.8,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 45%。

  依法治太建立长效机制

  2007年蓝藻暴发后,《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修订了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和重点行业排放标准,收严总氮、总磷排放限值。2018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根据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和推动该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对条例进行重要修正,通过设立减量替代制度,推动太湖流域产业转型,为绿色发展腾出环境容量。

  在入湖河道管理上,则在总结发轫于江苏的河长制基础上于2017年制定了《江苏省河道管理条例》,要求全面实行河长制,落实河道管理保护地方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部门联动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明确了河长制的考核评价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等主要内容,为全面治理和保护城乡水环境,配合大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此外,各地市也根据实际加大法律法规的配套。

  为加强常州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在2018年制定的《常州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 》中通过强化制度设计、明确部门职责、加强执法监督,确保物业管理区域内水污染防治落到实处。

  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在2008年全面修订了《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之后以此为主干,相继制定《河道管理条例》《蠡湖景区条例》《水资源节约利用条例》等,建立起了地方特色的水环境保护地方法规体系。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推动市政府在全国率先制定颁布了《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将全市165个湿地村、64个水源地村纳入了生态补偿范围,到2017年底共投入生态补偿资金超过80亿元。

  经过十多年的高强度治理,太湖水质改善的“边际效应”日益凸显,尤其是总磷问题已成为制约流域水质改善的最大短板。下一步,江苏将进一步贯彻国家总体方案,在落实省各项治太规划方案的基础上,重点实施“3366”计划,即聚焦3个区域——太湖上游地区、生态引领区、主要入湖河流密集区的重叠区域;贯穿3条河流——武宜运河、锡溧漕河、丹金溧漕河;倾斜6个地方——丹阳、丹徒、金坛、溧阳、武进、宜兴6个区县;实施工业污染防治、提升城乡生活污染治理水平、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强化重点考核断面和主要入湖河流污染控制、促进流域生态修复、实现更高水平“两个确保”6大工程,进一步促进太湖水质持续改善、流域生态持续好转。

作者:尹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