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协
深化医改的形势和任务
2015-05-12 10:52  来源:江苏人大网

省卫生计生委主任  王咏红

2015420日)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的。健康作为基本人权已经写入了《世界卫生组织宪章》(1946)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1966)。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1990年在《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用人类发展指数(HDI),来衡量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类发展指数由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人均GDP三个指标构成。2011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HDI)列第101位(期望寿命73.5岁、平均教育7.5年、人均GDP7476美元)。2000年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千年峰会上,189个国家的147位元首和首脑一致通过了《千年宣言》和千年发展目标。千年发展目标共包括8项总目标。其中,消灭贫穷和饥饿,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产妇保健,与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这4个指标直接与健康有关。可以说,全世界对健康问题高度关注。 

  一、发展的新趋势 

  现代医疗卫生体制发展与改革过程中,呈现出一些共同的规律和趋势。 

  (一)经济结构的健康化。健康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美国经济中,服务业占80%,医疗保健服务又占服务业的20%。美国医疗服务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左右;OECD国家达到10%;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刚超过5%,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李克强总理多次指出:医疗产业是一个大产业。要把深化医改与加快发展医疗服务业结合起来,努力把医药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310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8项任务,包括大力发展医疗服务、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等,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2014620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把发展健康服务业摆在突出位置,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大力度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健康服务业;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积极发展健康养老服务,大力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 

  (二)医学模式的多维化。医疗卫生同时向纵向深入和横向扩容两个方向发展,出现了新的服务内容和模式。如居家保健、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健康管理、临终关怀等;并出现了专业化的疾病管理公司、检验中心、研究组织和针对不同客户群的惠民医院、VIP服务公司等。近年来,对健康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涵盖了生理、心理、精神、社会等各个方面,人性化、个性化、精细化管理越来越突出;心理学、宗教、社会工作者等专业团队的介入越来越多,同时病友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三)医疗体系的协同化。各个医疗服务机构“孤岛”之间的有机联系正在被建立起来,“一站式”医疗服务势在必行。医疗体系协同化有两大类型:一是“内整合”,即由传统科室向联合中心演变;二是“外整合”,即由个体向联合体演变,集团化医院迅速增加。医疗体系的协同化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建立协调医疗体系的配套政策,其中,治理结构和医保付费方式的变革是两个关键环节。 

  (四)健康服务的职业化。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建立与健全。医务工作者要掌握特殊的知识技能并持续改进;建立有效的行业自治并不断完善;保护合理的患者利益并始终不渝;推动公益的社会规范并身体力行。 

  二、国际主要卫生体制 

  按照卫生筹资方式和医疗服务提供形式划分,发达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一般可分为社会健康保险体制、国民卫生服务体制、商业健康保险体制三种基本类型。 

  (一)社会健康保险体制(德国模式)。其特点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金主要由雇主和雇员缴纳,政府酌情补贴,参保者及其家属因疾病需要获得必须医疗服务时,由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和物质帮助。 

  (二)国家卫生服务体制(英国模式)。其特点是,国家通过财政拨款,作为医疗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以保障本国居民获得医疗保健服务的一种健康保障模式。2011年,英国人均卫生费用3405美元,不及美国的一半,也低于同属欧盟成员的法国(4117美元)和德国(4494美元),但在主要健康指标上与法德不相上下,更明显高于美国。英国全民健康服务(NHS)体制秉持福利原则;建立完善的全科医师“守门人”制度,家庭医生同时是居民健康和医保经费的“守门人”,除非急诊,居民就医首先需找自己的家庭医生;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并与家庭医生的收入挂钩。 

  (三)商业健康保险体制(美国模式)。其特点是,将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医疗卫生体制的主体,主要由商业保险公司把疾病经济风险和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商品提供给社会,由雇主为雇员购买或私人自愿购买,疾病保险程度与缴费多少挂钩。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是唯一没有建立全民医保的国家。奥巴马医疗改革的目标是到使美国实现人人都有医保,其中内容包括要求各州扩大针对低收入者的医保项目的覆盖面,政府给予低收入者相应补贴。但是此医改方案实施以来,步履艰难,未取得预期成效。 

  上述三种医疗卫生体制各有千秋。社会健康保险体制的优点是健康水平较好,基本能够保障全民享有卫生服务;缺点是实现条件要求较高,同时仍需财政负担大量费用。国民卫生服务体制的优点是健康水平较好,公平性最好,医药费用控制效果较好,民众比较满意,能够实现全民公平享有卫生服务;缺点是政府负担较重。商业健康保险体制的优点是服务效率较高;缺点是公平性和可及性较差,医药费用过高,民众满意度较低。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种十分完美的卫生体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为全球性现象,各个国家都在结合实际进行改革探索。 

  尽管各国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但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发展过程中,正呈现出一些共同的规律。主要包括:一是医疗卫生体制成为国家基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注重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三是公共筹资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卫生筹资手段。四是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五是严格控制药品价格和费用。六是政府对医疗卫生实行综合性行政管理体制。七是不断健全卫生法制。 

  三、发展的历程和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第一代领导人高度重视卫生工作,确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1952年,中央成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面对缺医少药的状况,在全国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培养了一大批赤脚医生。经过30年的努力,群众健康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但由于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卫生领域“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情况突出。改革开放以后,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形势,为减轻财政负担,效仿对国有企业改革模式,在卫生领域引入市场机制,1985年国务院批转《关于卫生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1989年国务院批转《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1992年卫生部出台《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放权让利”,在医疗机构推行承包制,提高公立医院自身补偿能力。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1997年初,国家出台《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卫生事业的性质和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但由于缺少财力支撑,主要依靠集体经济的农村合作医疗逐步瓦解、依靠企业的职工老保医疗难以支撑,群众就医费用主要靠家庭负担。2003SARS大规模爆发暴露了我国医疗卫生过度市场化弊端,并开始强化政府责任。 

  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问题,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看病难、看病贵”。从看病难来说,难在求好医、求名医难,而不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前的缺医少药。主要原因是,资源分布不合理,群众对基层不信任;名医少,找大专家难;大医院人满为患,看病烦。造成“看病贵”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原因是药价虚高严重,一是药品定价机制不完善,政府定价“高高在上”;二是药品流通环节多,流通秩序乱;三是一些药品生产企业通过“改头换面”,规避政府药品招标降价,谋取“新药”的高额利润。 

  第二个原因是医院补偿机制不健全,投入不足,技术服务收费不高,以药补医的机制发挥着扭曲医疗行为的作用。医院的收入主要由财政补助、医疗服务收入、药费差价三部分组成。一是政府投入严重不足。2014年全省三级公立医院总收入中财政补助只占5-8%二是医疗服务价格过低,通过多年调整,我省医疗服务收入占医院业务收入的比例有所上升,但医疗服务价格低的矛盾仍十分突出,目前大部分服务项目的价格只有医疗成本的40%左右,医疗机构政策性亏损严重。三是药品差价收入成为医院收入主要来源。由于投入不足、服务价格低,政府允许医院从药品中收取15%的差价,以弥补亏损,药品差价收入成了各级医院生存发展的主要依靠,导致医院公益性淡化。 

  第三个原因是医疗保障水平不高,群众主要需要依靠个人和家庭的力量来抵御疾病风险。通过近年的努力,全省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覆盖面达97%以上,但由于筹资额度少,保障水平仍比较低。 

  第四个原因是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不够快,水平不够高。各种优质医疗资源明显集中在城市,集中在大医院。 

  第五个原因是医疗服务行为不规范。“以药补医”的补偿机制,直接导致了医疗服务行为的改变,“大处方”、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治疗等现象随之出现。 

  以上五条,是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新技术、新设备、新药物的不断出现,医药费用上涨也有一定必然性和合理性,是世界范围内面临的共同问题。 

  存在上述问题核心是各方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认识不清。有一种观点认为,卫生领域存在的问题,关键是市场没有放开,放开了医疗服务市场,通过竞争既可以降低医药费用、又可以提高服务效率;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政府投入主要应保需方,通过建立医保制度为群众提供保障,供方可以放开竞争。我们认为,医疗服务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市场机制在医疗服务领域存在着失灵问题。仅从信息不对称方面看,由于医院和医生处于天然的垄断地位,在医疗服务中医生是患者的“代理人”。同时医疗服务具有难以预测(时间、费用、结果)、难以选择、难以替代等特点,如果医院和医生一味追求自身利益,就会出现大处方、乱检查等问题。完全放开竞争的结果,只会造成费用的迅速上涨,医保资金也难以承受。正是由于上述原因,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没有在医疗领域实行市场化。美国医疗领域市场化程度比较高,2014年个人年医疗支出为8508美元,排世界第一,每年的医疗支出占经济总量的1/6。我国的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这一性质决定了发展卫生事业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与引入市场相结合。政府要保证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主要提供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满足群众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 

  四、新医改以来取得的成绩 

  2009年国家出台《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新医改的“四梁八柱”。在微观层面,要让群众得到包括中医药服务在内的五个方面实惠:预防少得病、得病有保障、看病更方便、治病少花钱、努力看好病,关键是要让人民群众得益受惠。在中观层面,要做好五项重点工作: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在宏观层面,要重点加强对深化医改的领导,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建立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机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人才保障机制;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 

  经过几年的努力,江苏医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效我们织成了一张全覆盖的医疗保障网,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乡医保覆盖率达97%,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政府最低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全省人均筹资水平达到500元以上,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76%。我们全面实施20种重大疾病保障,选择疗效可靠、费用可控的20种重大疾病,提高报销比例。2014年,全省共补偿重大疾病患者13.59万人,补偿费用14.35亿元,实际补偿比73.73%。新农合统筹地区全面建立大病保险制度,对看病费用超过当地年人均纯收入的,给予二次补偿。2014年共有24.9万人次获得补偿,较新农合基本补偿提高10个百分点。通过上述三个层次的保障,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的矛盾。我们建成了一个覆盖城乡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达到国家标准,75%以上的社区中心建立了家庭医生制度,100%的卫生院开展健康管理团队服务,基层机构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的比例超过90%,全省三级医疗机构总数名列全国前茅,每个县都拥有一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二甲医院。我们打造了一个智慧医疗平台,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连接省集约式预约诊疗服务平台,新农合系统全省联网,省内异地就医实现即时结报,省市县三级信息平台和远程医疗系统基本建成;居民健康卡实现在看病诊疗、新农合结报、健康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我们建立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所有政府办基层机构和非政府办基层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我们加大了公立医院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力度2013年,全省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实施综合改革,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呈现医院平稳运行、医保资金风险可控以及“两降两升”的良好态势。门诊和住院平均费用同比分别下降15%10%左右;门诊和出院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0%12%左右。 

   2014年是江苏卫生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领导重视程度前所未有201412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的第一站就到了乡镇卫生院,同医生、患者深入交流,并在听取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后发表了重要讲话;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刘延东副总理对江苏深化医改提出殷切希望;在考察南京青奥会筹办工作期间,她专程视察了卫生工作;昆山“8.2”特大事故发生后,她专程看望伤员和救治人员;去年10月,她还专题听取罗书记、李省长关于我省医改试点方案汇报;2014年,刘延东副总理就我省卫生计生有关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充分肯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卫生计生工作,罗志军书记、李学勇省长多次调研卫生工作,多次召集会议座谈交流、听取汇报。特别是2014年,省级卫生、计生机构进行了整合,促进了卫生计生事业融合发展。这一年,工作推进力度前所未有。经过努力,我们成为了国家深化医改4个试点省份之一(安徽、福建、江苏和青海),李云峰常务副省长、张雷副省长带领省医改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深化医改试点方案。2014政府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各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突破550亿元,省级财政医疗卫生到150亿元,比上年增长20%这一年,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2011年以前千人口床位数、医师数均低于全国,2013年起已均高于全国。我省三级医院数量列全国第二位,共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5个、列全国第7位,在无部属部管医院的省(市、区)中列第1位。在复旦大学公布的全国最佳医院排名中,我省位列前100名的有6所;全国最佳专科排名我省位列前十名的有9个。在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中心的排名中,我省17所地级城市医院入围前100名、 23所县医院入围前100名,入围数量在全国位居首位。我们实施科教兴卫工程,大力引进国家级力量落户江苏,先后与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局、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分别签定了合作协议,建设中国医学科学院江苏分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努力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医学科学创新江苏基地。这一年,卫生应急考验前所未有2014年大事多、急事多,任务十分繁重。但全省卫生计生系统以过强的素质、过硬的作风、过人的本领,经受住了一个又一个考验,打了几场漂亮仗。我们圆满完成了青奥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青奥会期间,全省95家医疗卫生机构、1250名医疗卫生保障人员、92辆救护车参与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共出动医护人员14690人次、急救车1015辆次,接诊4056人次,转诊186人次。无涉青奥人员传染病报告,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报告,圆满完成了青奥会卫生应急保障工作任务,保障了青奥会成功举办。我们有效应对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等疫情。针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围绕“降低发病率、降低病死率”的目标,强化疫情监测、早检早治和病例救治,全省疫情得到较好控制。青奥会期间及目前全省埃博拉“零疫情”。我们全力救治昆山“8.2”特大事故伤员,事故发生后,卫生计生系统第一时间响应,调集全省乃至全国最好的专家、最好的设备全力救治。数千名医务人员连续作战、无私奉献,得到刘延东副总理、国家卫生计生委领导和专家组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我们创造了烧伤史上生命抢救的奇迹。 

  五、面临的新挑战 

  当前,医改正向深水区挺进,我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突出。 

  一是健康需求井喷一样爆发。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如同井喷一样爆发。2014年,全省总诊疗人次5.08亿人次、住院1130万人次。全省三级医院病床使用率一直保持在110%左右,人满为患,一床难求。 

  二是疾病谱变化。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慢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全国死因调查显示,前4位的死因分别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近3亿,每年大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占总死亡率的41%。全国每分钟有6人确诊癌症,其中,肺癌发病率列第一位。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临的压力日益加大。 

  三是医学科技的有限性。治疗技术始终滞后于疾病发展,医学科学并不能解决所有疾病问题。 

  四是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与结构不合理并存。卫生系统人员编制严重不足,城市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的矛盾十分突出;资源配置不均衡,大部分优质资源集中在苏南、集中在大医院,城乡、地区、人群之间的卫生服务差距较大,卫生资源呈“倒三角”分布,越到基层资源越缺。 

  五是经济发展形势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型期的挑战,GDP增长趋缓,财政收入增幅明显减缓,财政加大投入困难。 

  六、当前的新任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把改革开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三中全会同时明确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为今后的卫生工作指明了目标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卫生院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关爱医务工作者,为他们创造良好工作环境,让广大医务工作者安心、放心、舒心从事救死扶伤的神圣事业。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推进医改,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总理又特别指出,“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省委省政府对医改工作高度重视,罗志军书记、李学勇省长多次调研,反复研究。今年初,国家明确把江苏列为全国省级综合医改试点省份。22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暨综合医改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并出台试点方案。省级综合医改试点方案概括起来为“6428”。 

  总体目标是6个进一步: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全民医疗保障制度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药品供应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公平性与可及性进一步增强;医务人员积极性与创造力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基本原则是4个坚持:坚持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坚持医疗、医药、医保联动改革;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时间节点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目标是到2017年,率先完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医改任务,为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打下基础;第二阶段目标是到2020年,医疗卫生发展整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城乡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覆盖城乡、制度完善、规范高效、服务优良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框架结构。 

  重点任务是8个率先突破: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上率先突破;在完善医保制度上率先突破;在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上率先突破;在构建分级诊疗制度上率先突破;在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上率先突破;在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上率先突破;在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上率先突破;在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上率先突破。 

  目前,我省省级综合医改试点工作正蹄疾步稳向前推进。上半年省将出台21个文件,6个试点地区(南京、苏州、镇江,新沂、启东、建湖)的试点方案已陆续出台。 

  打好深化医改攻坚战,重点要做好“加减乘法”,通过大幅增加投入,以投入换机制,力争成为医改制度创新的高地。 

  做“减法”,体现公益性,减轻群众负担一是建立公立医院科学补偿机制、取消药品加成。关键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第一个渠道是改革医疗服务定价机制。实行“两提两降”的办法,提高体现医疗技术和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提高政府补助;降低部分检验项目价格、降低部分大型设备检查治疗价格,把技术劳务价格提上来、把大型设备检查等价格降下去。2季度,省将出台《试点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在试点地区先行先试,总结积累经验,再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广。第二个渠道是落实政府6大项投入责任,到2017年底,各级政府投入从目前的475亿元,提高到1000亿元,将医院和医生从创收的机制中解放出来,力争到2017年公立医院药占比降低到30%以下。二是进一步完善医保制度,通过降低群众自付比例,提高保障水平。一方面,落实城乡居民医保筹资稳定增长机制,到2017年人均达到600元以上;另一方面,通过推行按病种付费等办法,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充分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和医疗费用的制约作用,提高报销水平。三是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减轻群众药费负担。重点是巩固基本药物制度,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健全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的集中采购机制,进一步压缩流通环节不合理利润空间,保障药品质量可靠、价格合理、供应及时。前期,按照省招标确定入围价格、市组织集中谈判确定中标价格的原则,全省组织开展了医用高值耗材集中采购工作。第一批六大类928个商品包、1570个产品已于今年31日上线采购,中标产品价格比省部属医院原采购价平均下降19.83%;第二批6759个包、10727个产品的入围价格比省部属医院采购价平均下降23.41%,市级集中谈判工作正在进行。 

  做“加法”,优化医疗服务,增强可及性一是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目前,全省非公立医疗机构数占全省总数的30.7%;床位数占全省总数的20.4%,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17%左右,占比均位居全国前列。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引导社会资金举办上规模、有特色的医疗机构,通过发展非公医疗机构,增加资源总量,为群众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服务,力争到2017年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0%以上。二是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据测算,大医院门诊患者中70%的问题可以在基层得到解决。不同级别医院之间分工协作、患者就诊有序流动,是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的重要举措。我们将从服务体系和医保制度两方面入手,引导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一方面,全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增强群众对基层的信任度;加快实施医疗资源纵向整合,探索实施县、乡、村一体化医疗服务,发展区域性医疗联合体和医疗集团,建立上下级医院之间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另一方面,上半年出台完善医保支付方式的实施意见,拉开不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间的报销比例差距,引导建立合理的就医流向。目标是尽快使城市基层首诊比例达到70%、农村群众县域内就诊达到90%以上。三是大力推进智慧健康建设,促进服务均等化、促进服务便利化、促进服务规范化、促进管理精细化,力争率先实现每个家庭都能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张功能完善的健康卡,获得便捷、连续、优质的生命全过程服务。实施智慧健康“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区域检查、影像中心建设力度,加快发展远程医疗,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服务,到2017年实现省、市、县三级信息平台的应用互联互通、有效协同。 

  做“乘法”,调动积极性,放大投入效应。只有把医院和医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保证政府投入发挥效应。我们将努力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人事薪酬两个方面求突破。一方面,加快建立现代公立医院管理制度。重点要厘清政府与公立医院之间的关系,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建立以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数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另一方面,加快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推行公立医院编制备案管理,建立按事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合同管理的用人新机制,逐步实现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针对医疗服务高强度、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调整完善绩效工资制度,适当放宽绩效工资总额控制,提高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到2017年达到40%,调动广大医护人员为群众健康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出台医患纠纷预防与处置地方性法规,加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制度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改是大事,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医改是难事,世界各国都在结合实际开展医改探索。重任在肩、时不我待,我们将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切实担负起深化医改的艰巨重任,勇于改革创新,不断锐意进取,为提高群众健康水平、“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作出贡献!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