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协
【在机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交流发言】韩澎
2020-11-25 13:40  来源:江苏人大网
  11月20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热潮之际,召开专题学习会,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集中传达学习娄勤俭书记在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的“两争一前列”新使命、新要求,交流学习体会。机关党组成员王林、朱有华、袁功民、周政兴分别交流心得体会。随后,机关党组成员曹远剑作领学发言。
  财经委预算工委分党组成员韩澎、社会委党支部书记严艺祥、行政处党支部书记赵红升、老干部处党支部书记余斌分别作交流发言。现将部分发言摘登如下,供学习参考。
财经委预算工委分党组成员 韩澎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纲领性文件。11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经过初步的学习,我感到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的重要文章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全会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遵循的原则、主要目标,对12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充分体现了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了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内涵,对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困难险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十九届五中全会勾画了未来五年乃至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未来15年的发展蓝图,释放了重要信号,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提法新部署。比如,全会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增的“重要”两字,是极其精准的战略判断;把7月30日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深化为“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强化了要下先手棋、抢抓机遇;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十九大报告提出的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扩展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表明了深厚的底气;将十九大报告提出的2035年“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拓展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从脱离贫困到共同富裕,发展主题悄然改变;全会首次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说明在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增强创新动力,科技必当自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这些新提法和新部署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和战略研判,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不断探索和深化,在把握发展方向上也更加从容自信。
  11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就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等在江苏进行调研。总书记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希望江苏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推进畅通国内大循环、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总书记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和“两个五年”继往开来、谋划“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发展的关键节点到江苏视察,既是对“强富美高”新江苏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对江苏“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现场指导,具有极其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和实践意义。
  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指示和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头等大事和重要政治任务,要以此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充分凝聚起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强大合力。要结合自身职能进行认真研究,梳理出更高标准的行动举措,力争做到认识到位、理解精准、落实有力、推进有效,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具体到人大财经工作,就是要在吃准悟透全会精神和总书记重要文章、讲话、指示的基础上,对标对表中央作出的新判断、新提法、新要求、新部署,结合我省实际,与时俱进审视我省发展的目标取向、理念思路、部署举措,扎实做好《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的审查工作,督促省有关方面制定出一个符合中央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具备江苏特色、反映人民愿望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立足新发展格局的大坐标在畅通双循环中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建设更具特色和内涵的现代化形态,努力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同时要对“十四五”规划周期的第一个年度计划——《江苏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进行认真审查并提出意见。就此,财经委已经做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根据常委会的统一安排,开展了相关专题调研并形成了初步成果。接下来,我们将按照工作方案,倒排时间节点,继续把基础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加强同相关专工委的协调配合,充分吸收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凝心聚力共同做好规划纲要草案和计划草案的审查工作。下面,我根据全会精神和总书记重要指示及讲话提出的建设制造强国、推进共同富裕,围绕产业链现代化和推进富民增收这两块内容作个简要的发言: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省产业总体处于全国前列:门类相对齐全,基础较为扎实;转型步伐加快,层次明显提升;布局优化调整,质态持续提升;集约集聚加快,产业链建设有力有序。同时,我省产业链掌控力存在不足,关键核心技术急需突破;产业链完整度尚需提高,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有待健全;产业链竞争力亟需提升,企业分类培育仍需加强。因此,要提升我省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产业链的拉“长”补“短”上协调并进。对现有优势产业,通过产业基础再造和技术提升,巩固领先地位;对尚未形成比较优势的产业,力争实现更大突破;对薄弱环节,要打破受制于人的局面,增强发展的自主性和竞争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桎梏,提高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组织开展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重大产业技术等研究,大力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及团队;提升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水平,加快国家实验室、国家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平台的布局建设;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提高自主关键装备、重要零部件的稳定性、适用性并逐步做到国产化替代。健全产业链完整度,提高产业链条整合力。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力争形成全产业链;通过支持企业开展兼并重组等途径,提高产业垂直整合度;统筹推进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的培育,增强企业协作配套能力;更大力度融合江南江北、联动沿江沿海、统筹陆地海洋,促进产业差异化发展,构建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化,提高产业链竞争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提升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深入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和品牌发展战略;健全产业链培育机制,对重点产业集群实行“一链一策”,对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推动产业链形成较强的根植性。
  “十四五”时期,要深入推进富民增收,全面完善相关政策举措,不断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经济增长和居民增收相互促进,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快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积极增加居民收入。全面构建经济发展、就业充分与收入增长的联动机制,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完善工资决定与正常增长机制,强化工资性收入与企业效益协同,稳步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按贡献决定报酬机制,促进居民实现更多的经营性收入;拓宽居民投资渠道,通过完善分红激励等制度,着力提高财产性收入比重;加大公共服务惠民力度,增加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的投入,提升转移性收入的托底功能,增强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完善社保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筑牢转移性收入的底线;畅通农村资产资源资本化运营渠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提高农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差别化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大幅增加劳动者尤其是一线劳动者的报酬,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实体经济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最低工资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扩大绩效工资内部分配自主权;通过税收手段调节过高收入,减轻低收入群体税收负担;健全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机制,提高相对贫困群体和经济薄弱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完善第三次分配制度,通过法律法规予以规范,通过税收优惠予以鼓励,支持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