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协
【在机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交流发言】严艺祥:用五中全会精神引领新时代人大社会建设工作
2020-11-25 13:45  来源:江苏人大网
  11月20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热潮之际,召开专题学习会,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集中传达学习娄勤俭书记在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的“两争一前列”新使命、新要求,交流学习体会。机关党组成员王林、朱有华、袁功民、周政兴分别交流心得体会。随后,机关党组成员曹远剑作领学发言。
  财经委预算工委分党组成员韩澎、社会委党支部书记严艺祥、行政处党支部书记赵红升、老干部处党支部书记余斌分别作交流发言。现将部分发言摘登如下,供学习参考。
社会委党支部书记 严艺祥
  根据机关党组、机关党委的统一部署,社会委分党组及党支部近期召开了专题学习会,每位党员干部都在会上交流了学习体会和认识。我体会最深的是,五中全会积极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提出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的新思路、新方略,其中很多提法是第一次,可以说是民生建设领域的一次政策集成创新,为新时代地方人大社会建设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下面,谈两方面学习体会和认识:
  一、深刻领会五中全会关于社会建设方面的精髓要义。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学习梳理五中全会《建议》关于社会建设方面的决策部署,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大任务七项具体措施”。
  一个中心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当前及未来一切工作的重要遵循,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全会通过的《建议》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目标任务。强调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我理解,这是党中央对经济社会关系、社会发展规律、国家治理规律的理性认识,开启了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征程。
  两大任务就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和提高社会建设水平。要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尽力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而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又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手段和重要途径。人民生活品质是反映社会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社会建设水平涉及人民群众对包括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社会治理等社会发展领域方方面面的体验和感受,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衡量指标。一方面,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生活所需从“有没有”全面转向了“好不好”,人们除了物质需求外,对公共服务、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等也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过上富足、舒适、安全、健康、有品位、有尊严的生活,成为人民群众的普遍追求。因此,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选择。另一方面,随着经济高度市场化、深度全球化和科技产业化,社会竞争加剧、经济改革的社会成本不断上升,要全面加强社会建设,重建促进社会关系和谐的社会支持与社会保护系统,全面提高社会的组织水平、团结水平和韧性程度,防范各类社会风险的发生,最大程度地降低改革发展中的社会成本。因此,必须加大社会政策的改革创新,不断优化完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人口结构、职业结构、治理主体结构,这也是未来我国需要长期坚持的社会建设议题。
  全会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的七项具体措施:一是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这是“十四五”时期全面促进消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和条件。二是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大力发展各类新经济,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着力保障广大新进市场的劳动者有活干、有收入,确保社会安全稳定。三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缩小区域之间、校际之间资源差别、质量差别,坚持优质均衡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四是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结合国家经济能力和实力,不断提升基本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实施跨区域转接,为流动中国提供保障支持。同时,建立健全基本保障、职业年金、商业保险等多类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构筑社会安全保障网。五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通过医疗、体育、心理等方面的建设,让每个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形成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防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六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统筹发掘城乡各类资源,加快养老服务市场开放,快速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倡导孝老敬老助老,让每个城乡老人都能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七是加强创新社会治理。以问题、需求、效果为导向,以党建为引领,以基层治理、市域治理为抓手,着力构筑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稳步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用五中全会精神引领新时代人大社会建设工作。学习五中全会精神贵在落实,落实的关键是既要抓好当前工作,也要系统谋划长远。小敏主任在常委会党组会上强调,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与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大独特优势,坚持高标定位、精准发力,以创制性立法引领和保障现代化建设,以精准监督推动新目标任务落地落实,以代表作用发挥汇聚强大合力,努力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中展现人大担当作为。人大社会委是新成立的专门委员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领域法治建设的重大举措。我体会,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就必须认清新时代人大社会建设工作的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职,认真梳理《建议》中涉及人大社会建设工作的任务举措,把会议精神和要求落实到当前和今后的各项工作中去。
  一要加快社会建设领域法规制度供给。加快制定完善与国家法律体系和治理体系相配套、与基本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江苏特点的地方性法规,努力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发挥地方立法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比如,省人大常委会11月下旬即将审议的《江苏省殡葬管理条例(草案)》,就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是重大民生事项,事关百姓福祉,事关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法工委汇总提出的2021年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草案)中,与社会建设相关的就有包括制定就业促进条例、社会组织条例、社会救助条例、反家庭暴力条例、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管条例、突发事件应对条例,修改安全生产、消防条例和信访条例等10多个项目。
  二要切实加大社会建设领域工作监督。以正确有效监督推动社会建设领域目标任务的落实地落实。社会领域监督议题较多,选择监督议题既要体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和主张,又要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和要求。民心所向就是人大工作努力的方向,要紧扣“两争一前列”新定位新使命,围绕社会建设中老百姓的关注点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综合运用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工作评议等手段开展监督。去年常委会安排听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报告,今年安排对社会救助开展专题询问,采取省市县三级人大联动方式对安全生产法和省条例开展执法大检查,对省政府民生实事进行工作评议等,都属于社会建设领域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议题。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包括“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完善终身学习体系”等要求。养老服务的对象从过去面向少数困难老人向全体老人转变,养老服务的内容从过去“老有所养”的单一需求向“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等多元化需求转变,从“延长寿命”为主的养老理念,向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的“品质养老”转变。这些都为推动积极老龄化政策落实和建立多层次养老务体系指明了方向。江苏60 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34.16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3.3%,比全国高5.2 个百分点,是全国最早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省份,每年净增60多万老龄人口。为回应社会关切,社会委建议,明年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或者工作评议。
  三要充分发挥代表在人大社会建设工作中的作用。认真落实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以代表为中心,以代表需求为导向,以代表满意为标准,不断增强为代表服务意识,把尊重代表主体地位、保障代表民主权利真正落到实处。认真办理好代表议案、建议,有计划邀请代表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相关社会建设领域的立法、监督工作,学习借鉴先进省市人大的做法,完善专业组代表活动制度,调动代表参与人大社会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人大社会建设工作的合力。
  四要进一步加强支部建设。按照机关党组及机关党委的要求,全面加强支部建设,开展争创先进党支部、争当优秀党员活动,将党建工作与社会委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起来,以党建引领和促进业务工作,把党建和业务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位党员,与机关考核工作融合起来,实行同步量化考核制度,努力为社会委高质量履职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