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100条河道
2018-07-17 09:10    来源:常州日报    作者:舒泉清

  在10月31日举行的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今年市人大督办的“一号议案”《关于全面提升市区河道水环境质量》的办理情况,成为与会委员热议的焦点。 

  今年年初召开的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张克勤等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全面提升市区河道水环境质量》的议案,后被大会主席团确定为今年的“一号议案”,交由市人大常委会在闭会后进行审议。议案提出,要对十字河、双桥浜这两条群众反映强烈、经常反复出现黑臭问题的河道进行彻底整治,年内总体消除黑臭现象;要加强管理和部门联动,持续保持河道不黑不臭,避免水体出现反复;要进一步提高水体水质标准,力争通过三至五年整治,使市区179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河道劣五类水体降低30%以上。 

  市政府高度重视,把“一号议案”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善民生环境福祉、种好常州幸福树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落实责任,加快推进,议案办理取得初步成效。今年以来,市政府组织市环保、水利、建设部门及新北、天宁、钟楼三区对议案确定的运北片整治范围179平方公里内的河道进行了全面调查摸排和监测,将列入整治提升的河道数量由议案原先计划的城区60条主要河道扩大调整至全域100条河道,并制订印发了《常州市区河道水环境质量整治提升工作方案(2017-2020年)》,明确工作目标、重点措施和进度安排。4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各辖市区、镇(街道)也分别出台了本辖区的河长制实施意见、河长制工作方案,河长制组织体系在我市全面建立。目前,全市落实市级河长12人、县级河长168人、镇(街道)级河长818人、村级河长1178人,各级河长均已完成第一轮巡河工作。 

  按照议案办理要求,百姓关注的黑臭河道整治也取得良好成效。我市在全省首次将城市污水处理厂优质再生水引入河道进行生态补水,结合生态协同修复技术,较好解决了断头浜整治难题,使白家浜、叶家浜、柴支浜等黑臭河道重现生机。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十字河黑臭问题,实施完成了河道生态补水工程,每天从运河取水1.5万吨、采用超磁工艺净化后注入十字河,水质明显改善,河道黑臭得到了消除,同步实施的沈家村污水截流工程也即将完成,十字河将再现清澈、生态的景观水体。另一条多年困扰市民生活的双桥浜黑臭河道,目前也正在实施污染控制、水动力改善、生态补水等一系列措施,能够在年底前达到消除黑臭的工作目标。我市的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得到住建部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为有效提升生态容量,我市还编制了《常州市运北主城区“畅流活水”总体方案》,将利用德胜河、澡港河两条进水通道高潮自引、低潮抽引连续引水入城,在城区通过开闸引水、开泵抽排、活动堰调节等手段增加水位差形成流动水势,再由肖龙港、老桃花港、新沟河三条通道分别排水,保障城区退水和引水通道区正常排水。 目前,四个活动堰的项目选址工作已经完成,项目建议书已完成编制并上报。据悉,畅流活水工程推进实施后,将有效提升我市河道的自净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提升河道水环境质量。 

  《全面提升市区河道水环境质量》议案办理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我市市区河道水环境质量与百姓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对此,市政府表示,将继续紧紧围绕工作目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依法治河、科学治河,扎实工作、攻坚克难,把整治工程实施好,把长效管护落实好,把百姓诉求解决好,确保工作有序推进、任务全面完成,实现河道清洁、河水清澈、河岸美丽,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种好常州幸福树作出应有贡献。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