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亭湖区人大:奋力推动街道人大工作与时俱进
2017-10-26 12:59:00   来源:盐城市亭湖区人大常委会    作者:   

  亭湖区是盐城市主城区,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较高。全区下辖5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2002年全区各街道设立人大工作委员会,作为区人大常委会的派出机构。近年来,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8号、省委26号、市委33号文件精神,紧密结合新时期、新形势下人大工作与时俱进的新任务、新要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和完善街道人大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不断增强街道人大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强化党的意识,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区人大常委会自觉把加强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不断夯实街道人大工作基础。一是争取区委支持。牢牢把握中央和省、市委对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有利时机,区人大常委会党组“第一时间”向区委提出了贯彻落实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区委的重视和支持。区委常委会先后两次听取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情况汇报,并及时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区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实施意见》,解决了制约街道人大组织建设、机制建设、工作开展等方面的难题,推动了我区街道人大工作与时俱进。二是人大主动作为。区人大常委会党组积极推进上级文件精神在亭湖街道的落地生根,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街道人大工作的指导意见》,得到了区委的重视并及时转发,实现了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全覆盖、无盲区。今年8月份,区人大常委会专题召开了全区基层人大工作规范化建设现场观摩会,按照镇人大“四个规范”和街道人大“四个到位”的要求,对镇街人大规范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再细化、再落实。三是形成工作合力。各街道人大工委严格按照区人大常委会的安排,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保证区人大常委会各项职权的有效行使上,放在保证人大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上;经常、主动地向街道党工委请示、汇报工作,使党工委能够及时了解人大工作,支持街道人大工委履行职责;正确处理好与街道办事处的关系,在参与中监督,在支持中监督,帮助促进各项工作。 

  二、强化工作授权,进一步明晰责权定位。打破法律定位缺失、法规支持不足、职能界定模糊等束缚,让街道人大工作有底气、有动力。实践中,我们从如何规范做好监督工作、参与重大决策、发挥代表作用、强化服务保障等八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和授权,确保区人大常委会工作在街道不断层、不断链。一是授权对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及人大决议决定情况实施监督。街道人大工委采取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方式,定期对街道办事处和有关单位执行法律、法规及区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情况进行监督,为街道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是授权对街道全局性工作实施监督。年初、年中两次组织区人大代表听取街道办事处年度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和财政预决算执行情况,并进行专项工作评议和满意度测评,所提意见和评议情况,书面报送区人大常委会,及时反馈街道办事处。三是授权对街道重大事项实施监督。采取上下联动、内外互动等方式,组织人大代表对辖区内重大投资项目、民生实事工程、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等情况进行集中督查,年初查安排、年中看进展、年底问成效,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序完成年度任务。四是授权对相关人员履职情况开展工作评议。定期组织对街道办事处和区行政、司法机关派驻街道工作机构负责人的履职情况、工作作风等10多个方面进行工作评议,并督促抓好整改落实,促进了部门改进工作、提升效能。五是授权协助区人大常委会做好选举和服务保障工作。协助区人大常委会依法做好区人大代表的选举、辞职、罢免和补选等有关工作,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学习培训、联系接待选民、向选民述职等活动,负责辖区内“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和管理,督促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部门认真办理代表建议,推动了街道人大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三、强化载体建设,进一步拓展履职渠道。把加强载体建设作为街道人大工作的基础,积极探索多种有效途径,拓宽履职渠道,实现了街道人大工作与人民群众需求的有效对接。一是搭平台,建强活动阵地。各街道普遍设立“人大代表之家”,并按照“有场所、有牌子、有制度、有台账、有设备、有活动”的“六有”标准逐年进行提档升级。在各街道“人大代表之家”增挂“人大工委活动室”牌子,实行“一室两用”、两套制度,为人大工委成员和人大代表提供履职平台。二是重创新,畅通履职渠道。从畅通闭会期间代表履职渠道入手,设立“代表信箱”、聘请“民情联络员”,开展了代表接待选民日、“四走进”等活动,激发了代表履职热情,拓宽了参政议政渠道。五星街道人大工委探索在社区设立流动接待室,推行辖区内三级人大代表联合接待模式,推动街道人大工作向社区和家庭延伸。全区各街道人大工委建立了人大微信公众号,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实现了代表联系选民的“零距离”、“全天候”。三是建纽带,密切联系群众。建立与群众“常态化”联系机制,围绕“聚焦富民”主题,深入开展“万民代表大走访”主题实践活动,“分片区”引导代表收集选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全区各街道163名区人大代表,共联系走访65个村居和2535名群众,先后提出富民方面的意见和建议187条,均及时采取了“大交办”和“大落实”,共兴办民生实事38项,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72件。 

  四、强化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履职行为。制度是开展街道人大工作的根本保障。区人大常委会从街道人大工作规则、工作职责、会议制度、工作监督制度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了三大类共24项工作制度,由区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后施行。在明确工作规则方面,围绕探索街道人大工委的职能定位和工作程序,研究出台了对街道人大工委领导、授权和管理的工作规则、工作职责等8项制度,切实解决了对街道人大工委领导乏力、“只派不管”、授权不够等问题,为加强和规范街道人大工作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在规范工作开展方面,围绕促进街道人大工作持续创新发展,建立和完善了会议制度、代表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财政监督、代表评议、建议督办、代表述职等10项制度,为保障依法履职、提高人大工委和代表活动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强化自身建设方面,围绕健全学习机制,强化一线履职,密切联系群众,建立健全了学习培训、工作联系、请示报告、信息化建设、结对帮带、代表履职管理等6项制度,依靠制度来增强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提升了街道人大工委的服务保障质量和工作水平。 

  五、强化代表活动,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组织代表活动是街道人大工委的重要职能。常委会积极探索做好代表工作的最佳途径,发挥主体作用,提升活动实效。一是围绕中心强服务。将紧紧围绕中心,竭力服务大局,作为提升人大工作实效的最佳途径,突出重点、紧盯难点,一抓到底,抓出成效。文峰街道人大工委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环境整治、征地拆迁、城中村改造等问题,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视察、专题调研和工作评议,推动了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先锋街道人大工委建立了代表“融入网格、参与服务”的机制,围绕群众关注的医疗、教育、就业等问题,开展见面谈心活动,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有序。二是丰富形式求实效。将开展代表活动与学习法律、法规、政策相结合,与视察、督查相结合,与兴办民生实事相结合,增强了活动的实效性。新城街道人大工委探索开展园区、街道人大工作共建,通过开展视察调研、工作评议、专题询问等方式,全面监督和支持开发区和街道办事处工作开展。毓龙街道人大工委每年组织辖区内26名人大代表开展“问民生、帮民困”活动,在推动民生事业发展的同时,赢得了选民的纷纷点赞。三是强化约束促履职。建立常态化履职交流机制,每年组织代表开展2次以上纵向、横向的工作交流、视察调研等活动,促进代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更好履职。全区各街道人大工委把人大代表在任期内走访选民、反映诉求、提出建议、兴办实事等情况,作为履职登记的重要内容,定期向常委会汇报,向选民公开,并作为代表连任的重要条件。毓龙街道人大工委定期组织开展履职培训、评先评优等活动,增强履职能力,展示代表风采,激发“正能量”。 

  六、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提升保障水平。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提升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水平的前提。工作中,区人大常委会将街道人大工作“放在心中”、“抓在手上”,加强街道人大工作“全过程”指导,确保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一是组织建设到位。目前,我区所有街道均已组建了由7人组成的街道人大工委。选优配齐配强了街道人大工委专职主任;选聘1名市直区人大代表兼任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协助人大工委主任做好工作;挑选5名熟悉经济、法律、社会事务管理和代表联络工作的区人大代表为兼职委员。设立街道人大工委办公室并单独挂牌,配备1名工作人员专职从事人大工作。二是经费保障到位。将区人大代表活动经费纳入区本级财政预算,按照每个代表每年1000元的标准,由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按区人大代表数核拨给街道人大工委,对代表履职实行补助,对无固定收入代表履职实行补贴。三是工作指导到位。区人大常委会每年两次听取街道人大工委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常委会每位主任分工联系2个街道,每季度至少2次到联系点了解工作开展情况,指导督促相关工作开展。建立区街联动工作机制,在常委会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等活动中,要求街道人大工委一并参与,为街道人大工作开展提供借鉴,增添工作动力和有力抓手。 

编辑: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