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大网 > 专题专栏 > 2108年度全省人大宣传工作座谈会 > 交流发言 > 文字
罗聪懿:见证地方立法的“南京速度”
2019-10-20 14:52:00  来源:江苏人大网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作为一名人大条口记者的一点心得和感想。
  跟在座的很多老师相比,我算是个条口新人,真正接触人大报道工作也就一年多的时间,应该说正处在新鲜期。如果要给人大新闻报道工作画像。在作为一名普通记者的时候,我觉得人大报道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无论是第几届、第几次会议,还是各种报告、议案等名称,很复杂、很绕口,必须谨慎对待。而对于跑了几年的时政记者,对人大工作的印象应该是一年一度的全国人代会和省人代会,每年那段时间的报道重点基本都围绕于此,很像是记者的大考,报道不仅要深度,还要速度,十分考验功力。而对于人大条口记者来说,之前跑人大的前辈和我说过,人大是“新闻富矿”,需要记者带着专业的知识、发现的眼光去探索、发掘,及时反映和充分展现人大工作的新气象。这点上我也有所体会。从表面看来,人大新闻的政治性、法律性、程序性都很强,体现的正是人大专业性的地方。但同时,人大工作大部分其实都和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在强调正确政治导向的前提下,更应该去深入挖掘群众最为关注的方面,或者努力去找到每一个活动、议案、条例背后应该被群众关注到的内容,做好正向的宣传引导。
  所以我很幸运,去年出台的《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报道选题。在报道中,和条例制定的参与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到条例的形成过程:这部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出台的条例,创造了地方立法的“南京速度”,同时,这也是我省首次委托以律师为主体的起草团队开展立法的起草工作……也正是知道了这些背后的故事,也是才有了这篇报道的题目《<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是怎样的炼成的》。同时,采访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每一位采访对象都反复强调“爱国主义”,让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强烈的责任感,也让我进一步感受到,条例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保障国家公祭活动,它更多地是承载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所以在报道的最后,我保留了这样一段采访同期:“通过这部地方性法规,在全社会营造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篇报道,让人们不仅仅知道条例出台这件事,更要明白条例包含着怎样的心血。能在这次的中国新闻奖和人大好新闻评选中获奖,我想这样心意应该也已经传递了出去。
  再次感谢让我能有这样一个机会站在这里分享人大新闻工作的一点体会,我也会以此为新的起点,再接再厉,希望在以后的报道中,生动地讲好更多正能量的人大故事。
  谢谢!
编辑:拾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