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大网 > 专题专栏 > 2108年度全省人大宣传工作座谈会 > 交流发言 > 文字
邵建光:守正创新 开拓进取 努力讲好新时代“南京人大故事”
2019-10-20 14:59:00  来源:江苏人大网
  人大新闻宣传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部分,大力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新宣传机制,强化媒体融合,提高传播效能,讲述人大故事,传播人大声音,展示人大风采,为高质量建设“两个机关”、推动新时代南京人大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一、构建“大宣传”格局,为人大宣传工作提供强劲“源动力”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坚持从“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人大工作的重要部分”的高度来认识人大宣传工作,把宣传工作放在人大全局工作中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人大中心工作一体谋划、统筹推进,整合资源、高位引领,努力构建与新时代人大工作相适应的“大宣传”工作格局。
  领导重视、高位引领。对于人大宣传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坚持工作排位上“高看一眼”、干部配备上“重点倾斜”、经费安排上“优先保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龙翔同志把人大宣传工作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的有力抓手”紧抓不放,运用媒体加大“重要思想”宣传,抓好宣传促进“重要思想”落实。坚持人大工作“既要会做,也要会说”,经常为宣传部门给思路、出题目、压任务。谋划重要工作,安排宣传人员提前介入;研究工作方案,考虑宣传工作的策划安排。仅今年以来,就先后为宣传工作谋划选题、批示指示11次,有力地指导和推进了人大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
  创新机制、纵横联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坚持“人大宣传不只是宣传处的职责,而是人大机关所有工作机构、所有党员干部的共同责任”,创新宣传工作机制,构建“大宣传”格局,确保人大宣传常态化开展、高质量推进。突出多方联动,强化13个工作机构与宣传职能部门的协同对接,建立新闻联络员制度,畅通新闻信息渠道,保证宣传工作的精准度、时效度和常态化,形成“工作出报道、报道促工作”的良性循环。注重表彰激励,12年持续组织“南京人大好新闻、好稿件”“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年度评比,引导新闻媒体、报道骨干聚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常委会履职情况加强宣传。加强纵向联动,与11个区人大常委会在重要节点宣传、重大活动报道上密切联动、上下呼应,聚合人大新闻资源,提升市、区、镇(街)三级人大宣传工作的整体实效。
  加强培训、建强队伍。为加强内部资源整合、统筹优化办公厅新媒体运维和研究室宣传工作,今年6月,将研究室原宣传刊物处更名为宣传处,把办公厅信息处承担的网络宣传职能整体划转宣传处。坚持“每年1次以会代训、每两年1次专题集训”,加大宣传骨干培训力度,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讲课与讨论相结合、边学习与边实践相结合,引导报道骨干认真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熟悉了解民主法治理论、掌握人大新闻采写能力,胜任人大宣传工作。近年来,先后组织人大新闻宣传培训12场、600余人次,报道骨干队伍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挖掘人大信源富矿,为讲好人大故事输送不竭“新闻源”
  创新工作、担当作为、先进经验是新闻宣传的“源头活水”。近年来,常委会聚焦高质量建设“两个机关”、扎实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新做法,为新闻媒体提供了大量鲜活素材,更为人大宣传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站位”铸就“好新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常委会主动契合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制定了《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将爱国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内心的法律”,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具体法律规范,既为国家公祭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法治保障,也为严重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日”等行为划定了法律红线。《条例》一经颁布,立即引发媒体强烈关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新闻30分》《共同关注》等三大新闻名专栏,以及“中文国际”频道先后展开重头宣传,新华网、人民网等新闻发布5个小时内即获2千万以上人次阅读关注。今年8月,报道该《条例》的4件新闻作品包揽了2018年度江苏人大新闻奖“特别奖”的全部奖次;前不久,电视新闻《〈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是怎样炼成的》荣膺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源头水”浇灌“百花开”。宋人朱熹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源头水流清澈,才能浇灌出“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动人景色。本届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围绕高质量建设“两个机关”,强化工作创新,推动人大工作提质增效,为新闻宣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取之不竭的富矿。比如,去年下半年,我们创新实施“人大工作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围绕科学谋划来年工作,开展三个月的深度调研;今年以来,为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牵头召开首次南京都市圈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协商联席会议,江苏、安徽八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共同签署“南京宣言”等合作文件,会后宁滁两地还首次组织开展了人大代表跨省联合调研;精心做好全国人大常委会“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迎查工作,组织五级人大代表开展“长江大保护”专题视察,听取市政府工作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询问过程首次邀请市民代表旁听、全程进行电视直播;今年9月,还在12个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部设立“市人大代表联系点”。这些创新举措聚焦中心,形式新颖,成效明显,而且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经广泛宣传后,均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有力提升了人大工作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旧历史”炼成“新素材”。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为此,市人大常委会专门组织力量收集整理“过去那些事”,筹建南京人大历史陈列室。对筹建过程挖掘出21位老领导、老人大代表的口述史料,研究室按照“精选切口、理顺逻辑、垫足背景、适当延展”的原则进行加工提炼,采写了10篇内容有代表性、故事有可读性的“口述历史”稿件,将立法、监督、人事任免、重大事项决定等人大工作融入鲜活的“人大故事”之中,生动阐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随后,在《现代快报》《南京日报》等7家媒体开设“口述历史话初心”专栏,每日一讲、持续10天,有效覆盖受众超过550万人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市委办公厅、市委宣传部先后转发经验做法,对活动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三、做强“融媒体”平台,为传播人大声音构建广阔“舆论场”
  近年来,常委会坚持“做强自有阵地+凝聚公共媒体”双管齐下,拓展讲述“人大好故事”、传播“人大好声音”的舆论平台;坚持“讲人大想讲的话、说受众愿听的故事”,加强新闻解读,做好新闻发布,助推人大故事“有人听、传得远”,不断强化南京人大的媒体话语权。
  做强自有宣传阵地。坚持“融媒体”理念,推动《南京人大》杂志、“南京人大”一网双微的资源整合、融合发展,不断提升自有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舆论引导力。加强新闻策划,优化栏目设置,改善采编质量,提升5500份《南京人大》杂志的有效阅读率。突出“法治精神、百姓情怀”特质,加强活动策划、优化内容生产,着力把“南京人大”微博、微信打造成“监督有力度、为民有温度”的人大官微。加大“南京人大”微信公众号与“学习强国”“今日头条”等新媒体的共享互动,促进微信版“人大故事”的广泛传播。建立125人参与的市、区、镇(街)三级微信推送网络,实现对4100名五级人大代表的精准推送。目前,“南京人大”微博粉丝已突破200万,与“南京人大”微信公众号、《南京人大》杂志充分融合,形成“目标同一、形式多元,效应互补、百花齐放”的自有媒体“矩阵”,对外宣传“辐射圈”不断拓展。
  凝聚社会媒体资源。南京地区媒体资源丰富,人大宣传空间广阔。近年来,常委会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制度,通过常态的新闻发布,持续强化受众对人大机关的新闻期待,不断提升南京人大的媒体吸引力、号召力。强化议题设置、突出宣传解读,把每年初的市人代会打造成“一年一度的新闻盛筵”。聚焦常委会重点工作,选择“与民生关联度高、具有一定网络热度”的话题,每两个月组织1次“金陵民声•热点网谈”网络直播。每逢法规出台、重要活动,精心组织新闻发布会,讲好“南京人大故事”,掌控舆论主导权。常态、多元的新闻发布,将30多家驻宁媒体紧紧凝聚南京人大的周围,已经形成“1次新闻发布、有效覆盖180万受众”的媒体“朋友圈”。
  加大新闻解读力度。把人大创新工作、新颁法规的“新闻点”解读深、解读透,是提升新闻发布效益、增强有效传播的关键。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每场新闻发布、每场网谈直播、每项创新工作”必配发新闻含量高、生动阐释“南京人大故事”的新闻通稿,宣传有效性大为提升。国庆前夕,法制工委组织市人大代表对市司法局宣传贯彻《国旗法》的情况开展常规的“双定”视察调研。研究室宣传处迅速介入、深入采访,当天就撰写、普发了1篇蕴含“国庆将至、南京一小学生喊你来护旗”“发现国旗破损该找谁”“哪些行为违反《国旗法》”等丰富信息量的新闻通稿。稿件一经发出,迅速引发“我苏网”关注,先后被“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中央级“大V”转发,2小时内阅读量即超过170万。
  重整行装再出发,争先进位勇超越。下一步,我们将贯彻落实此次全省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精神,完善人大宣传工作机制,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横向与各工作机构加强协作,纵向与各基层人大强化配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新闻宣传工作,为南京人大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衷心欢迎、热诚期待省人大和兄弟城市人大的领导和同行们,多来南京指导工作、传经送宝、交流经验!
  谢谢大家!
编辑:拾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