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寿斌,扬州市第九届人大代表,江苏华富储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曾获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他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生动诠释了一名新时代人大代表的使命和担当。
科技报国守初心 他是“储能专家”
入行20多年,周寿斌深耕储能领域,带领团队成员专心致志搞科研,致力于为解决储能技术“卡脖子”难题贡献智慧和力量。他先后研发出纳米聚合物太阳能蓄电池、高原专用胶体蓄电池、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等10多项上百种科技新产品,获授权专利45件,其中发明专利22件,先后主持了13项国家(省)科研项目,参与制定了国家(行业)标准7项。
作为科技工作者,周寿斌时刻不忘科技报国的初心,参与国家重点扶贫工程项目,开展对青海尼玛太阳能发电项目的科研攻坚。面对高海拔带来的昼夜温差大、防潮要求高等诸多难题,他带领众多技术人员经过长期刻苦的试验,成功研制出高原环境适应度好、带有芯片可GPS定位的高原专用太阳能储能电池,为我国科技扶贫工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履职尽责担使命 他是“建议大王”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新兵”,周寿斌积极参加市人大组织的学习培训、列席常委会会议、旁听法庭庭审等各类活动,同时主动自学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己依法履职水平。每次人代会前,他都深入调研、精心准备,为提出高质量的代表建议打好基础。在扬州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他领衔提出6件议案建议,成为高邮代表团的“建议大王”。
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具有能效高、零排放、可再生等多方面优势,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调研中周寿斌了解到,国内已有50多个地级市发布氢能产业规划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而扬州对该产业的发展稍显滞后,为此他提出“关于加快我市氢能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该建议得到了扬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扬州市工信局负责人先后两次予以当面答复。为加快氢能产业发展,扬州市政府召开了氢能产业发展交流研讨会,成立了氢能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编制了扬州市氢能产业规划,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氢能产业发展”列入2023年政府主要任务之一。扬州电视台对该建议的办理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报道,他提出的“小建议”真的促成了扬州市氢能产业发展的“大规划”。
在走访联系企业过程中,周寿斌了解到当下正处于企业推进“智改数转”的关键“窗口期”,技术人才缺乏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为此,他提出了“关于构建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破解用工难的建议”。扬州市人社局高度重视建议办理,出台深化校企合作、支持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政策,推动人才供需“双向奔赴”;加强技能提升,2022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万人次以上;推进产教融合,扩大技工院校招生规模,新增市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3个;强化人才激励,提高一线工人在“两代表一委员”中的比例,在市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评选中增加高技能人才名额,让“工匠精神”的种子在全社会生根发芽。
服企惠民善作为 他是“热心代表”
周寿斌始终牢记“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为了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他与选区内的群众代表组建了“代表联系群众”微信群,方便随时听取和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春节前,高邮市金桥路农经委宿舍楼进行危房改造,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施工队在楼下本就不宽敞的空间里规划了一排汽车停车位,每天这里都被社会车辆停得满满当当,居民的电动自行车没有地方停放,对此居民怨声载道。他得知情况后,立即联系社区反映居民的诉求,并通过网上代表之家“民情一键通”提交了工单。很快,这件事情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随后的施工中进行了规划调整,把停车位“还”给了居民。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2年他一共提出了8件群众反映的问题,推动解决了6件民生“小事”,得到了选区群众的交口称赞。
在履职过程中,周寿斌用自己的真心、热心,先后帮助了10多家中小型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在扬州市邮星消防器材有限公司调研时,他了解到该企业想研发一种能适应各种特殊场景使用的灭火机器人,但苦于一直从事传统消防器材制造,没有研发力量。为此,他联系了沈阳理工大学副校长舒启林教授,帮助牵线搭桥,组建项目团队,研发出能够精准定位、快速响应的高精度自动导航消防机器人,帮助该企业成功破局解题,该项目也获得江苏省创新挑战季企业开放创新奖。
履职路上不停步,今年的扬州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他又领衔提出了让大运河文化“活化”、规范密室剧本杀经营活动监管、金融助力农业发展等6件议案建议,周寿斌将继续坚持勤学、勤看、勤听、勤写、勤议、勤思,持续履职尽责不懈怠,以实际行动和成效回报人民群众的信任与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