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协
    江苏人大网 > 代表园地 > 代表风采 > 正文
徐州市铜山区人大代表袁作思:煤塌地里勤“作”为,振兴路上善“思”变
2023-09-13 09:12  来源:徐州市铜山区人大

曾经的徐州市铜山区刘集镇冯王村,当地人都知道它是“采煤塌陷区”。因为地面下沉,村里的路年年修年年坏;村里房屋容易开裂,村民都不敢起高楼。放眼望去,一大片低矮破烂的平房拥挤在一起,杂乱不堪。

房是家,田是粮,这是村民们心中最重的两样。通过实施采煤塌陷区治理、高标准农田改造等项目,一排排两层小楼整齐排布,一片片绿色田地鳞次栉比,冯王村一跃成为全镇乡村振兴的示范村。而带动乡村巨变,带领村民们一路朝前奔的“火车头”,正是铜山区人大代表、冯王村党支部书记袁作思。

说起这个小村庄的巨变,大伙都会想到两年前的那场民生议事会——

“咱们这里农田年年被淹,水排不出去,种啥啥不收。”

“我这房子翻修还不到两年,又开裂了。一下雨,屋就漏。”

“我承包的鱼塘,这两年都干了,没法养鱼了。”

…………

一提起采煤塌陷造成的不良影响,村民们无不满腹怨言,很多人甚至当场落泪。

地面塌陷了没关系,可千万别让人心也“塌陷”了。“我们一定会把大家的意见建议向上反映,尽快帮助大家解决困难!”袁作思当场就对村民们作出郑重承诺。

民生连着民心。一连几天,他都早出晚归,带着其他人大代表、党员干部,还有特地邀请来的专家,到田间地头查看、去群众家里问询。

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情。经过充分调研和民主协商,袁作思牵头,向铜山区人大提交了“关于对冯王村采煤塌陷地进行综合治理的建议”。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到现场进行调研走访,结合建议,形成调研报告交予区政府。区政府根据该建议内容,确定由区矿乡中心和刘集镇人民政府共同办理,按照“绿色发展、因地制宜、科学治理”的原则,根据采煤塌陷地现状、类型、分布及环境状况,通过配套水利设施、田间道路、农田防护林建设等措施,推进冯王村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工作。

在治理工作推进过程中,袁作思等人大代表不定时以调研、视察等方式,对资金使用、项目进度、施工安全、工程质量等进行监督;积极走访群众,了解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听取民意,沟通协调,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

目前,冯王村累计完成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面积600亩,恢复耕地率达100%。一块块塌陷坑,如今变成了一个个带富群众、振兴乡村的“聚宝盆”。

村民滕敬国租种的200亩土地中,原先有50亩属于采煤塌陷地,与其他地面落差近1米,每到夏季汛期,就得开机抽水,日夜不停地忙活,一年下来,他所赚的钱还不及外出打工的一半。经过治理,昔日的采煤塌陷地如今正成为高产田。“现在我承包的240多亩地,每年利润在20万元左右,真正实现了增产增收,这在之前想都不敢想。”滕敬国说。

如今,采煤洼地已然变为宝地,乡亲们眼前的急难愁盼得到了解决。但如何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何进一步为他们的长远幸福生活铺好路?“爱折腾”的袁作思又开始在农田高标准建设上动起了脑筋。

不久,袁作思等人大代表在充分听取民意的基础上,提交了“在冯王村实施‘旱改水’项目的建议”,该建议很快得到了回应,让群众最终走出以往“靠天吃饭”的困境。如今,总投资760万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经过加紧施工已提前完工,惠及冯王村1700余亩土地,彻底改变了村里只能种玉米不能改种水稻的历史,补齐了发展的短板。

“过去我眼前的这些地只能种玉米,靠天吃饭。现在可大不同了,村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工后,顺堤河的碧水直接流到了我家田头,我承包的69亩旱地全部种上了水稻,收成有了把握,这些都得感谢袁代表。”眼看着河水顺着沟渠汩汩地流进自家稻田,村民杨庆平感慨万千,喜不自禁。

让老百姓把日子过舒心、过幸福,袁作思总有想不完的办法、提不完的建议。去年3月,袁作思提交的“关于在冯王村落户首创水务刘集水厂的建议”得到高效办理,项目投资10.5亿元,占地120亩,配套原水管网48.7公里,设计规模20万吨/日。今年10月通水试运营后,泉山区西片区、港务区以及铜山区的刘集、大彭、汉王等乡镇供水水压低及水量不足的情况有望得到彻底解决,惠及70万群众……

带民致富,心系群众冷暖;履职为民,彰显代表本色。未来,袁作思将继续带领村民,在乡村振兴之路上走得更加铿锵有力。(董明月)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