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稻谷满仓,也有“诗和远方”,她二十年如一日,带头兴产业促就业助增收;“爱民”二字,生动诠释了她心系“民之关切”的深厚情怀和“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
她就是盐城市第五、六届人大代表,射阳县第七届至十六届人大代表唐玉花。先后任合德镇双龙村村干部、盐城市爱民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来,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农产品百强经纪人”、“射阳大米销售状元”、“全国城乡妇女建功岗位建功先进个人”,并连续多次被评为“创先争优”优秀人大代表等殊荣。
我是农民,我为农民代言
“大爷,今年粳稻收购价格怎么样啊?”戴上草帽,穿上胶靴,走在泥巴路上,蹲在田埂里,脸上带着笑大大咧咧地和农户交谈着。多年来,唐玉花一直把“我是农民,我为农民代言”挂在嘴边,让提出的建议具有前瞻性、代表性、针对性,她经常奔走在田间地头开展走访调研,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准确掌握民社情民意。在走访联系选民中,她了解到我县大米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但是存在优质种源占比不高,自主创新有待加强等问题。
经过反复深入调研,她向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了要加快种源研发培育,推进规模农场化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大型粮食仓储建设等一系列建议。县政府积极采纳唐玉花等人大代表建议,加快实施产业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数字化管理、差异化竞争“五化联动”战略,陆续出台一系列保障粮食产业发展文件。
我是人大代表,我带头振兴产业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作为农业人大代表,唐玉花深知只有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才能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她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稻米产业决策,带头创办稻米加工物流企业,在征得当地政府和粮食主管部门的支持后,她在短短2个月时间里先后30多次赴上海,寻找合作对象,通过耐心洽谈、反复沟通,最终与上海“乐惠米业”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6000多万元,新办盐城市爱民米业有限公司,经过短短100天的日夜赶工,一个花园式的粮食加工、存储企业在射阳河畔拔地而起。
公司建立起来了,如何更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唐玉花牵头创办爱民米业专业合作社,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实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责权平等、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形成了以市场牵龙头,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机制。通过与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连接机制,签定农业订单达10万余亩,直接带动农户1万多户,以高于市场价2-3%的保护价格收购。同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农业生产,有效解决了近千名农民就业问题,保障了农村安定局面。
为了减少农民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她充分发挥爱民米业专业合作社组织优势,在种植过程中指导农民实行标准化生产,动员大宗种粮农户引进优良品种繁育栽植,在技术控制上公司主动与县农技部门对接,加强了稻谷生产投入品的管理,有效地避免了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最终形成了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的品种引进、良繁、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模式,实现了农业增产、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是优秀人大代表,我带头发展新质生产力
走进盐城市爱民米业有限公司,“一线多加”生产场景映入眼帘:热敏电阻测温系统、大功率程控排风换气系统、台湾三久烘干机、日本佐竹高精度喷风米机、气雾抛光机、全自动包装线及国内最先进的脉冲环保除尘系统等,整个生产车间全封闭、无粉尘、低噪音,从原粮进机到成品包装一条龙自动化。
20多年来,她与时俱进,紧跟科技进步潮流,以市场为导向,高标准加大设备改造更新,投入3000多万元对从原粮的收购、储存、加工和销售配送等设备设施进行全面的改造与升级,其加工的产品达到颗粒匀整、色泽亮丽、无爆腰、超低碎杂的出口标准,产品全部投放到上海、浙江及苏南的大型超市、卖场以及大型集团企业的内部供给,深受消费者亲睐。
二十载筚路蓝缕,二十载成绩斐然,她创立的“陶字”牌和“银穗”牌大米,先后被评为“全国放心米”、“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公司先后被授予“江苏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苏省质量产品信得过企业”、“上海市示范粮库”、“江苏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
如今,76岁高龄的唐玉花,脸颊上早已被岁月刻下了沧桑,烈日灼下了碳色,风雨吹出了裂痕,但不变的是她为民代言的初心。她的草帽与胶靴是她最美丽的装饰,她对农户孜孜不倦的农技知识推广是她最动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