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情绪价值”一词持续保持较高热度。情绪价值,简单来说,就是能让他人感到舒适、愉快、满足的能力。作为一名在社区工作的基层人大代表,为社区群众和选区选民提供情绪价值不仅是融入群众、团结群众中的“润滑油”“黏合剂”,也是践行“民有所需、我有所应”的精神内核和有效路径。具体理解,就是要在与群众打交道时回归对“人”的关注,政策宣讲时多些“唠家常”的真诚,矛盾调解时多些“换位思考”的耐心,建议撰写时多些“民情温度”的考量。
仙女镇高阳社区第二网格“穿针引线人”的身份,为我更好地“听民声、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给予了有力加持。在街头巷尾穿梭之中,街坊邻居闲聊闲叙之中,不经意间,我已丢下了曾手心不脱的“民情小本本”。面对社区孤寡、独居老人最普遍的唠叨“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这些老人都有基本保障了,平常在家啊倒是蛮希望你们来走走串串的。”我深刻体会到,原来群众需要的不仅是好政策的好落实,还有有人聊、有人听、有欢声、有笑语的心灵传递。
几年来,我先后协调民政、卫生等部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安装卫生间扶手、防滑垫等适老化设施,逐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跟踪服务,并联合志愿者坚持上门探访,聆听他们的火红年代,教他们如何预防网络诈骗,等等。当85岁张大爷第一次学会微信视频,看到远在深圳刚过周的孙子挥舞着稚嫩的小手一钝一钝喊出爷、爷的时候,“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便只在一键之间。
面对沿街商铺与老旧小区“贴身”而居,油烟、噪音、排污扰民问题,“您看隔壁店铺换完油水分离装置,顾客能看见油污分离,生意越做越好”“窗户上的油珠子少一分,‘好邻居’的客流量就会多几成”“裹层隔音棉好比给机器穿双‘软底鞋’,楼上睡觉踏实了,楼下开店也安心”“老李,政府大院就这两天正在举办以旧换新活动,冰箱、空调、燃气灶具都有不少补贴呢”在一次、两次、三次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磨蹭”之下,老李的饭馆如今已旧貌换新颜,“好邻居”里的邻居们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当选市人大代表3年来,我累计提交议案建议13件,当看着《优化老旧小区整治项目》等议案建议从纸上落到地上,我深深体会到:人大代表不仅要当好群众情绪的“减压阀”、社会信心的“充电桩”,更应用好“情绪价值”催化剂,让“我当代表为人民”七字誓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像诗人泰戈尔说的那样,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