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推进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送戏下乡”走深走实,5月28日至29日,应省文化和旅游厅和淮安市政府邀请,十名全国、省人大代表深入一线、实地走访,就“送戏下乡”在淮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期间,代表们先后参加了现场观摩和交流座谈,走进淮安区漕运镇文体活动中心、金湖县塔集镇文化站等公共文化空间,详细听取基本功能布局、设施设备配备、服务活动组织等方面情况介绍,全面了解当地公共文化阵地管理运行情况,对淮安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在淮安西游乐园,代表们实地查看了游客中心、西游主题邮局、漕埠商业街等,详细了解项目规划设计、非遗进园区、品牌宣传等情况,对西游乐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广大游客多元消费需求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表示赞赏。
座谈会上,省文化和旅游厅和淮安市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送戏下乡”工作开展情况。今年,省政府继续把“送戏下乡”列为民生实事项目。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创新送戏下乡方式方法。截至5月25日,全年“送戏下乡”2508场演出任务,1881个省资金补助场次已完成1184场,现场观众累计达百万余人次;面向全省剧团采购配送场次627场,已完成240场,服务线下观众近9万人次,并通过江苏公共文化云平台在线直播6场,共计服务人群25.9万人次。淮安在创新异地交流演出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区域联供机制”,通过加强市级统筹,整合利用市级院团优质演出资源,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听取相关情况介绍后,代表们畅所欲言,为更好地做好“送戏下乡”建言献策、献智出力。全国人大代表、盱眙石马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叶红表示,“送戏下乡”作为我省重要的文化惠民举措,已连续开展多年,早已深入人心,也取得了很好效果,希望省、市能进一步提升演出节目质量,改善演出环境和观演条件,以适应群众的更高层次更加多样的文化需求。省人大代表、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杨颖表示,“送戏下乡”不仅农村群众喜欢,社区群众和大学生们也很喜欢,希望今后能多组织群众文艺活动进社区进校园,同时也可以邀请社区志愿者和学生社团加入到表演队伍中来,通过扩大参与度提高群众满意度。省人大代表、淮安市文化馆馆长干露说,希望今后下乡的节目能更加丰富,融入更多现代时尚元素,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走近传统文化,同时要加大对优秀文艺团队的培育和扶持,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原创作品。
座谈会后,代表们饶有兴致地来到涟水县保滩街道肖渡村,现场观看了由淮安市文工团带来的“送戏下乡”节目汇演。演出吸引了肖渡村及周边村庄的500余名村民前来观看,除了广受当地群众喜爱的黄梅戏、豫剧等戏曲外,还有歌舞、相声、小品等形式各样的表演,赢得了观演群众阵阵掌声和一致好评。代表们纷纷表示,观看“送戏下乡”演出后,更真切地感受到老百姓对丰富、优质群众文化活动的期盼,也为文旅部门省市联动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不懈努力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