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大网 > 会议专栏 > 常委会会议 >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 审议现场 > 正文
让信用成为高质量发展必选项
2021-03-30 19:05    来源:人民与权力 | 原文链接    作者:任梦琪 微之
  国之信,重九鼎;人之信,诺千金。信用是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守则,更是社会良性运转的前提。“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更加重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在规划纲要中重点强调了科研领域诚信建设、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诚信化职业化发展、强调健全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支持体系、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支撑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四大着力点。可以预见,社会信用体系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能力将被推向新的历史高度。3月30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再次审议了《江苏省社会信用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委员代表们围绕以法制形式固化江苏经验,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促进省域现代化治理等展开热议。   江苏探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步早、推进快,至今已初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推进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各项工作总体上走在全国前列。在上位法空白的情况下,对社会信用进行创制性地方立法,既是我省信用建设和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有效解决矛盾问题的迫切需求。“地区之间最终的竞争是什么?实际上是文化的竞争。”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小敏充分肯定我省信用体系建设成果,特别是营商环境建设中对诚信的高度重视,希望通过立法进一步推动信用与公共服务、营商环境、社会秩序的深度结合,特别是对于严重失信和违法行为采取规范有效措施,真正实现让失信者“有痛感”,从而提高监管效率,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市场经济首先是信用经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秋林高度关注信用状况认定对市场主体的影响,在无上位法依据的情况下,全国各地的实践标准相对有所差异,而市场具有开放性,企业的轻微失信行为是否会被列入记录,对企业在其他地区开展经营活动是否会产生不利影响,信用修复的标准和要求是什么,这些实际问题都对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和营商环境的打造产生较大影响,他建议进一步听取基层和企业的意见建议,充分做到与全国的情况相衔接。   对于信用行为的认定和规范,来自企业的委员和代表们有话说。扬州灯泡有限公司董事长、扬州市侨联副主席高志刚代表提出,在一些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制造企业中,为全体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时难以推进,其缴纳阻力往往来自于职工本身,条例草案把欠缴社会保险费等费用列为失信行为值得商榷,建议参考其他地区的做法结合实际情况审慎立法。省人大社会委副主任委员,中国移动江苏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毅委员希望为日渐发展壮大的征信行业明确主管部门,规范合理采集和使用信用信息,保护企业经营活动。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任杰委员认为,当前一些行业和部门对于信用评价存在着标准模糊的情况,信用修复也存在一定难度,对于一些轻微的失信情况容易造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局面,建议做好顶层设计,制定覆盖全社会的统一的信用分类管理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来自江苏团的31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议案,建议加快社会信用立法进程,其中特别提出按照奖惩并举、宽严相济以及失信惩戒适度等原则,明确守信激励、失信约束等机制,社会信用国家立法值得期待。   自条例草案提请审议以来,信用信息的管理一直备受关注。随着数字经济迅猛发展,许多涉及信用信息的数据更容易被采集和加工,增加征信有效供给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一些新业态新模式缺乏明确的征信业务规则,哪些信息属于信用信息、如何定义征信业务等问题还需进一步厘清。“苏州的做法就很好。”省人大社会委副主任委员高晓平举例道,作为首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苏州紧扣平台互联、制度完善、分类分级、联合奖惩四个关键点,积极探索流程、系统“双嵌入”,引导各部门将信用管理机制嵌入到部门的工作流程,将信用管理模块嵌入到部门业务系统中,在全市范围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特别是在信用信息的记录和核销方面,信用服务机构必须经信息办认可,其给企业出具报告也必须经过信用办的审批核查,做到合理有序利用信息,减少各类问题的发生。宿迁市发展改革委一级调研员韩锋代表也介绍了宿迁的经验,2019年3月,《宿迁市社会信用条例》实施,推出“信用承诺+容缺办理”的工作机制,让“信用等级”与市场准入、生产许可、办事办证等审批服务直接挂钩,形成了信用信息的畅通互联、高效使用。他建议由省级层面牵头,各地积极配合,进一步打通信息闭环,打破信息孤岛。镇江市医疗集团副理事长、集团医院副院长孔繁芝委员提出,要重视信用信息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让有效保障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成为征信业的底线,唯有筑牢信用信息安全的堤坝,才能实现信用信息合规、合理的良性流动。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随着法治的逐步健全完善,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走上更为规范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成为公民立足社会的必选项,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硬通货,成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支柱。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