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15 晚会曝光了某地多家酸菜企业违规收购「土坑酸菜」,超量添加防腐剂等现象……
同年4月,一份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通报显示,某酸奶旗下高端产品酵母含量被检测出超标60倍……
2023年6月,某地高校食堂鼠头事件占据热搜,同时引发大众对于校园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一直以来,食品安全都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焦点。为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将《江苏省食品安全条例》列入2023年立法工作计划,并在9月25日召开的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进行初次审议。这部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意义何在?立法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难点问题?委员们又提出了哪些意见建议?让我们一起来看——
立法为民
最强力度守牢食品安全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食品安全是重大政治任务,要坚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江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省上下时刻紧盯食品安全防线,多措并举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日每餐。
今年以来,徐州印发《2023年徐州市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重点整治提供网络餐饮服务的各线下实体店在原料采购、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提升网络餐饮食品安全规范与保障;常州食品安全宣传周暨食品安全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常州美术馆开幕,200余幅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参展作品面向公众开放展览;南京全面开展秋季学期开学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通过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等行动,严防严控食品安全风险,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为秋季开学“第一餐”保驾护航。
…………
严守食品安全防线,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有力支撑。今年5月,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樊金龙在泰州开展主任接待代表日活动,就《江苏省食品安全条例(征求意见稿)》听取人大代表、相关部门意见。来自不同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餐饮行业代表及政府相关部门纷纷“支招”,对如何进一步修改、完善条例建言献策。9月7日,省人大财经委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部门就《江苏省食品安全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立法准备情况介绍。参会人员一致认为,要夯实立法基础工作,对照上位法和我省已出台的相关法规,加强对食品生产、运输、贮存、销售等全链条各环节的梳理研究,明确各环节安全主体责任,增强立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法规引领
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吃的安心”
作为经济强省,江苏拥有众多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具有体量大、人员多、业态广等特点。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需求日益提高,食品产业亦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构建出一套长期支持产业发展的多元化保障机制,促进食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引领与规范。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我省相继制定出台了《江苏省食品小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小餐饮管理的决定》,在加强食品卫生监管、便利小微企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一些涉及地方特点的事项规定,食品安全工作的具体落实、各类小食杂店经营监管等方面,我省现行法规中尚缺乏相应的规定。为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针对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补充、细化,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创新,在更高水平上保障我省的食品安全,一部全新的地方性法规显得尤为必要。
记者了解到,此次提请会议审议的条例草案,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同时,旨在有针对性地解决我省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包括明确食品安全工作总体原则,着力构建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一体推进、一体发力的责任体系;明晰食品安全责任主体,一方面,明确企业责任,另一方面,强化政府监管职责。此外,在完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机制,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方式,科学设置法律责任等方面,条例草案也都在各项条款中做出了相应的具体文字规定,切实将“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要求落到每一条法规中,以法治力量保障人民群众“吃的安心、吃的放心”。
现场热议
最明态度为安全发声为人民代言
9月25日下午,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分组审议了条例草案。与会委员们在对此次立法的必要性做出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对进一步完善条例草案提出了意见建议。
“预制菜到底安全不安全?”这个问题不仅是当下社会热点,也在审议中引起了委员们的广泛讨论。
“要从法律上明确相关标准,不能把不同的概念全放在一起,一锅炖了。”列席的省人大代表,南京广电集团广播传媒中心广播新闻事业部《马青时间》栏目主持人马青建议,首先要从科学认知上细分“预制菜”的概念。“食品安全相关和检测监管原来是我们负责的。”来自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研究所BSL-3实验室的郭喜玲委员认为,要加强对于预制菜标准体系的研制后续,对于预制菜产品要进行全程的质量安全监管。省人大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委员孙春雷亦有同感,他说,要在条例草案中增加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相关内容,弥补现在的监管空白。审议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宝娟指出,预制菜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判断其是否安全需要大量的实际数据来支撑,要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一个产业的发展。
“建议在条例草案中增加规范儿童食品生产和销售的相关条款……”
“要在条例中明确,食品生产者应当在显著位置标注食品生产日期……”
……
在场委员纷纷踊跃发言,为进一步完善条例草案内容发声,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代言。委员们一致认为,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只有及时发现问题,才能更好解决问题。对此,立法要予以积极回应。审议现场气氛热烈,久久不能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