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大网 > 会议专栏 > 全国人代会江苏团 >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 代表专访 > 正文
人大代表畅谈如何于变局中开新局
2020-05-28 10:52    来源:新华日报 | 原文链接    作者:王宛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我们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朱晶和全国人大代表、昆岳互联环境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怀平共话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增强信心,化危为机。
  主持人:请两位首先谈谈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朱晶: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企业生产、外经外贸、居民消费、就业等都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然而,利和弊相伴相生,危和机可以相互转化。在疫情中,“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暴露出可能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隐患痛点,二是凸显预示未来发展的潜在增长点。从痛点来看,企业复工不等于复产,除了外部需求低迷之外,还有依赖国外的上游供应链某些环节“断供”问题。从潜在增长点看,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和业态,在此次疫情中优势凸显,得到超常规的迅猛发展。这为我们指明今后提前投资、布局未来、在全球竞争中获得先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的方向。
  刘怀平: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主要表现在对企业生产、市场需求和产业链、供应链产生巨大冲击。但我们要用辩证、发展、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我国制造业基础盘子大,内部需求空间大,市场回旋空间也大,虽然当前遇到一些困难,但从长远看,应该说这个影响是短暂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稳向好的势头并没有变,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主持人:疫情催生生产生活新变革,线上新型消费持续升温,两位如何看待“直播带货”等线上产业的快速发展?
  朱晶:“直播带货”以更加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沟通方式,以人们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呈现形式,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也拉近商品和消费者的距离,是自媒体时代一个有效营销手段。不过,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如何能更好地把一时新颖的营销手段不断推陈出新,以避免消费者“审美疲劳”,以及如何更好地做到直播“开道”、品质支撑,把“一时风光”变为“持久兴旺”。
  刘怀平:我们要主动适应变化、拥抱变化,认可线上产业。在疫情期间,线上产业给百姓带来便捷,让很多企业在特殊时期得以立足。在加快线上产品开发的同时,也要冷静看待线上产业。比如,你所在的产业、你服务的客户是不是需要“线上”实现,将一些功能进行细化、进行全面分析,这样有利于冷静、客观、理性看待线上产业,真正让线上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让线上产业服务企业转型升级。
  主持人:请两位结合专业领域或所在行业,谈一谈如何在危机中找准切入点、抓住创新点、聚力突破点?
  朱晶:无论是消除技术被“卡脖子”等痛点,还是助推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潜力增长点,都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为关键抓手和核心切入点。而增强自主创新力,不仅需要大量科研项目和经费投入,更需要汇聚全社会优秀人才更多地投入基础科技研发。建议多措并举提高基础科学研究对高校青年优秀人才的职业吸引力,从提高职业荣誉感、收获感等方面,让不具有短期投资回报但对国家长期经济竞争力至关重要的基础研发行业,成为更多优秀青年人才的职业梦想,使更多最聪明的大脑、最智慧的思维投入引领科技前沿的创新活动中去。
  刘怀平:我是一名从事环保产业的代表,这场疫情带来一定危机,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所作为。一是复盘产业规律和自身短板,通过对产业规律的分析和研判,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符合产业需求的产品和技术;二是加快人才的引进储备,利用疫情给我们的时间窗口,加快内部人才培养,加快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三是加快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按照未来发展趋势开发有竞争力的产品,让自己的技术更有竞争力。我们要努力在危机中寻找新机遇,在变局中开新局,练好内功、顺势而为。
  主持人:“新基建”近日备受关注,您如何理解“新基建”带来的新动能?
  朱晶:2007年至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对高铁在内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后续十多年中国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起到关键作用。如果说,当时修建的以高铁为代表的交通设施基础建设是一条地面的路,连接了人流和物流,那么,此次提出的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则是一条空中的路,连接数据流、信息流、知识流、创新流。它将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在农业中的应用,远程医疗、智慧交通更好地普惠大众,教育、文化、娱乐、商业等更大程度地突破物理边界。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