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大网 > 会议专栏 > 全国人代会江苏团 >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 代表风采 > 正文
陈静瑜代表:与时间赛跑,与生死角力
2021-03-07 22:15    来源:新华视点 | 原文链接
  “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重要讲话,在医药卫生界引发热议,也让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感到振奋。
  “生命至上,近年来肺移植手术存活率不断提高,与国家对人民健康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紧密相关。”陈静瑜说,从最早一年几十例器官捐赠,到如今一年有5000到6000例,我国器官爱心捐献的绝对数已在全球排第二。实现生命接力,既离不开医疗技术的进步,更得益于我国及时建立起了一条器官转运的绿色通道。
  文质彬彬、说话温和、略带江南口音的陈静瑜,是我国著名肺移植专家,已连续三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这些年,他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高光时刻有些特别——
  2017年3月,陈静瑜第一次在参加全国两会的间隙救人。
  3日凌晨5时,湖南浏阳一名脑死亡患者捐献了自己的肺;
  10时左右,陈静瑜进入手术室准备;
  11时20分,供体进入北京的手术室;
  11时25分,病人开胸;
  13时许,一侧肺移植成功;
  16时,陈静瑜走出手术室赶回代表团驻地,准备第二天的会议发言……
  人们惊叹这位全国人大代表的“另类”节奏。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成为后来的“常态”。从代表团驻地到中日友好医院的十几公里,成了他这几年全国两会期间频繁往返的一条路。
  吸——呼——
  人活一口气。在常人眼中,天底下没有比呼吸更轻松的事;对陈静瑜的病人而言,顺畅呼吸却是最大的梦想。
  长期被肺病折磨的他们,骨瘦如柴、呼吸困难,很多患者来时已近濒危,只剩下一双充满求生欲的眼睛望向陈静瑜——“能不能?换个新肺重新呼吸!”
  每周一门诊结束后,陈静瑜为来自各地的患者、家属开设肺移植相关讲座 新华社发(郭一航 摄)
  移植手术,20世纪一项伟大的医学创造。它让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交接,让患者重获生的机会。但肺移植的难度很大——一方面,对供、受体的匹配程度要求高;另一方面,肺是开放性器官,时刻面临感染风险,转运风险也很高。
  医者陈静瑜,温和、冷静、克制,不多的几次发怒都跟器官转运有关。
  “眼看宝贵爱心肺源浪费,我电话再三恳求,得到的冷漠答复使我无奈,我们团队8:05到值机台,此时飞机计划8:29飞……完全可以让我们上机的,心痛!!”2015年10月,陈静瑜的团队获取供肺后因堵车在机场登机受阻,险些使肺源浪费。
  无奈与气愤之下,他发出了上面这条微博。
  2015年3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陈静瑜曾提交建议:在民航、高铁、高速公路等部门开辟器官转运绿色通道,进一步扩大公民器官捐献利用率,推动器官移植事业与国际接轨。在建议基础上,此次肺源转运风波进一步引发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迅速开展调研。
  2016年5月6日,国家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
  2019年11月,国家卫健委宣布,这条挽救生命的绿色通道开通3年来,器官转运时间平均缩短1至1.5小时。
  这数据背后,是无数险些暗淡的生命之光,更是无数免于破碎命运的家庭。
  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勾勒出的一幅幅宏大而又温暖的蓝图,令58岁的陈静瑜觉得干劲十足、信心满满。
  其实,陈静瑜的生活已经很“满”——
  门诊里永远“挤”满了人,微博评论、私信中“塞”满了各种求助和感谢,微信里满满当当全是各地病患和家属发来的焦急咨询。每周一门诊结束后,陈静瑜还雷打不动要为慕名而来的患者、家属开设肺移植相关讲座。
  他频繁辗转北京、杭州、广州、武汉等地的三甲医院,推广开展肺移植技术。他的工作计划里写了一句话:“争取每个省份至少有一个成熟开展的肺移植团队。”
  陈静瑜与患者家属交流 新华社发(郭一航 摄)
  他的节奏永远“急”——
  病人濒死突如其来,器官供体突如其来——2019年,全国超过一半肺移植手术由陈静瑜和他的团队完成。随时出发去手术的他,每年超过一半的时间是“空中飞人”。
  每到一个新地方,只要有一点时间空余出来,他就会发条微博:周边病友如果找我看病,可带好相关病例在某地、某时间段免费咨询……
  时间,越来越不够用;救命,救更多人的命。
  他见缝插针地在朋友圈和微博普及各种医学知识,甚至直播了整台肺移植手术:“肺移植不仅是救命手术,更是改善生活质量的手术。通过互联网能够让全国14亿人中多一个人意识到肺部保健、肺移植的重要性,时间就没白花。”
  每周一门诊结束后,陈静瑜为来自各地的患者、家属开设肺移植相关讲座 新华社发(郭一航 摄)
  如果没有当医生,陈静瑜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大概,相当“文艺范儿”。他会花2个半小时给家中的老猫画幅肖像,在下班后到女儿开的花店“探班”,或是坐在桌前刻一方印章,抽空跑跑马拉松……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政府对人民健康越重视,我们医生能救治的病人就会越多。”陈静瑜告诉记者,他思考再三,今年再一次提交了有关提升器官捐献率的建议。
  
  原标题:两会人物|陈静瑜:与时间赛跑的肺,与生死角力的人
  出品人:赵承
  监制:张旭东、令家伟、董峻
  统筹:施雨岑
  主笔:蒋芳、邱冰清
  视频:邱冰清、郭一航(实习)、钱佳丽(实习)
  海报:李木子
  编辑:聂焱、邵艺博
  新华社国内部、江苏分社联合出品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