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大网 > 会议专栏 > 全国人代会江苏团 >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 代表专访 > 正文
精准发力,让“土专家”“田秀才”破土而出
2021-03-06 10:52    来源:新华日报 | 原文链接    作者:杨频萍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乡村振兴,主要靠人。“土专家”“田秀才”成长于乡间热土,被称为发展草根经济的“金种子”,如何孕育、发掘和串起散落民间的“珍珠”,是一项重要课题。近日,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党组书记戴元湖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建湖县天和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共青团省委副书记(兼)鲁曼做客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两会云访谈”栏目,共同探讨如何培育乡村振兴中的“土专家”“田秀才”。
戴元湖 (肖勇 摄)
鲁曼(本人供图)
  主持人:乡土人才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说还比较陌生,请谈谈他们在乡村振兴中主要发挥什么作用。
  戴元湖:乡土人才植根乡村沃土、富有乡梓情怀,在带领群众致富、发展乡村产业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江苏,出现了不少一个人才带动一个产业、一批人才发展一片区域的生动事例,对助力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比如,扬州琴筝制作传承人熊立群,创办金韵乐器御工坊,带动全市琴筝制作企业300余家,产值超过了10亿元。
  鲁曼:乡土人才最大的特点就是懂农村、爱农业,是一群技能型人才,他们在农村带民致富方面具有发言权,也是具有带动能力的一群宝贵人才!一技在手,就可以兴旺一个产业;一个乡土人才,就可以催生一个产业。哪里的乡土人才多,发挥的作用好,哪里的老百姓经济收入就有重要支撑。
  主持人:目前江苏乡土人才建设情况如何,具体有哪些做法?
  戴元湖: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将乡土人才纳入全省人才工作总体布局,出台政策措施、创建平台载体、组织技能培训、开展交流活动,培育了一大批“有绝活、有本领、懂经营”的“田秀才”“土专家”,人才总量已超千万。一是突破成长“天花板”。我们认真研究乡土人才成长规律,以人才分类评价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出台一系列创新举措,明确乡土人才也可以评职称、当“教授”,进一步激发了乡土人才创新活力。截至目前,我们共评审产生具有高级职称的“教授级”乡土人才591名。二是创新载体“搭平台”。制定出台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举办乡土人才传统技艺技能大赛、选树乡土人才大工匠、大能手,建立省级乡土人才示范大师工作室和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不断满足乡土人才全方位需求。全省第一批2717名“三带”乡土人才,创(领)办企业、合作社1478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570亿元,带动村民平均增收4.76万元。三是打出培育“组合拳”。实施乡土人才“青苗”计划,将乡土人才培训纳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工程,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发展的乡土人才传统技艺技能竞赛体系,积极拓展乡土人才发展空间。
  主持人:乡土人才的建设,目前还面临着哪些问题?
  戴元湖:面上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存在对乡土人才重要性认识不够、乡土人才资源开发不足、传统技艺技能后继乏人、乡土人才作用未能有效发挥等问题。
  鲁曼:农村有些地方还存在过分迷恋从外面引进人才的问题,本土的和尚不吃香,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觉得本地的乡土人才技术土、能力差,甚至少数地方把很多打工的本土人才招引回来后,配套却没跟上,结果让一些本已回来的乡土人才再次流失。
  主持人:如何培养和造就更多的乡土人才,有什么建议?
  鲁曼:我们盐城建湖县在这方面有一些经验,第一是规划引领乡土人才开发的先手棋。培植一位乡土人才,兴办一家企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就能带动一方产业和群众,形成葡萄串的效应,我自己也是本省的乡土人才。第二是分类施策,在乡土人才开发中形成风向标。乡土人才很多学历不高,资历也不够,影响力也不是很大。但我们不唯学历,只看能否产业富民,是不是能工巧匠,对活跃在农业农村和基层文化条线的种养大户,“田秀才”“土专家”一视同仁,进行分类选拔,分档管理,因材施策。第三是集成各方面资源和政策,帮助乡土人才形成“助燃器”,让各项扶持资金都能够用到乡土人才身上。
  戴元湖:这也是我今年两会提交的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把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实施人才重点项目、重大活动和重要载体,并向农村基层的乡土人才倾斜。二是强化评价激励。分层分类建立健全乡土人才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研究建立乡土人才与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将乡土人才列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等人才项目选拔范围,畅通乡土人才成长通道。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乡土人才发展专项基金,支持乡土人才办企业、兴实业,使更多的“手艺人”,在政策、资金的支持之下,转变为“产业人”。三是加大培育力度。建立乡土人才梯次培养机制,搭建“名师带徒”平台,建立大师工作室、传承基地、传习中心,不断培养传统技艺的“后起之秀”。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组织开展国际交流、研修培训、创作研讨等活动,加快培养一支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高素质乡土人才队伍。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