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大网 > 会议专栏 > 全国人代会江苏团 >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 代表专访 > 正文
做好土壤资源保护,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守护好家园的蓝天净土
2021-03-10 19:15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 原文链接    作者:黄泽文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全国两会期间,江苏代表们聚焦生态保护领域,从土壤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碳中和排放等角度建言献策。
  土壤,作为生产粮食的载体,其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沈仁芳重点关注了“土壤防治”问题。
  他建议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距离第二次土壤普查已过去40年,我国经济与农业快速发展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方式、规模和强度等都发生了巨变。目前,我国土壤资源家底不清、状况不明,严重制约了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转型。对土壤进行‘全面体检’已成为当务之急。”
  沈仁芳表示,我国已建立了结构合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土壤科技队伍,实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条件已经成熟。“通过第三次土壤普查,全面了解土壤的养分供给、生态涵养、调节支持、文化传承等服务功能,对于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和谐共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沈仁芳还特别关注到红壤的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红壤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红壤区也是我国粮食作物和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与林木的重要基地,在我国整个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因此,全面加强红壤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是实施我国南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他说。
  沈仁芳提出,由于在红壤资源长期开发利用过程中“重用轻养”,面临着诸多的农业和生态环境问题,红壤资源潜在的生产能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他从消除土壤障碍、提升地力、改善环境、阻控流失、维护健康等5个方面提出保障红壤资源永续利用的建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碳中和”是一大热词。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因此“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非常关键。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银燕认为,我国碳排放主要来源是化石能源消费,电力行业占41%,是最大的碳排放来源。“电力清洁低碳转型是实现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表示,建设能源互联网,推动能源电力生产向绿色、低碳转型,能源电力消费向高效节能转型,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
  “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既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手段,也是我国确保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银燕举了一个例子:“十三五”期间,江苏电网清洁能源装机规模由“十二五”末的1149万千瓦增长至4045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达到573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分布式光伏装机达到788万千瓦,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省内清洁能源发电量达到783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7200万吨,是国内实现可再生能源全额消纳的省份之一。
  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实现绿色转型?如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尽快达成?银燕给出3点建议:推进全国可再生能源规划研究、加快推进全国能源互联网建设、支持江苏率先建设能源互联网。通过推动江苏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与全社会综合能效提升,为全国能源互联网建设提供“江苏经验”。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