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大网 > 会议专栏 > 全国人代会江苏团 >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 要闻动态 > 正文
这些全国两会上的“李强声音”,透露出哪些发展信号
2017-03-14 09:01:00    来源:交汇点    作者:王拓 唐澄 樊玉立 林元沁

  10多天会期,4次讲话,4次媒体专访,这是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当选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后,第一次以江苏代表团代表身份参加全国两会的“大数据”。

  还有两天,全国两会即将闭幕。李强代表所发出的强有力的“江苏声音”,到底透露出什么样的发展信号呢?

  3月5日

  李强当选江苏代表团团长:肩负着全省7900万人民的重托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代表团举行首次全体会议,代表们一致推选李强为江苏代表团团长。这是李强首次以江苏代表团代表的身份亮相全国两会。

  “我们江苏团全体代表,肩负着全省7900万人民的重托,参加这次会议,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会上,李强对开好会议提出要求。

  今年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新形势下召开的。执掌中国经济第二大省,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放缓、经济风险加大、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形势下,如何承前启后,用更好的发展理念和行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李强在全国两会上也备受外界关注。

  他说,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关于“两会”的指导思想和各项要求,统一思想认识,坚定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这次大会的任务要求上来,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参加大会的审议和各项活动,充分发扬民主,凝聚发展共识,严明会议纪律,保持良好会风,为圆满完成大会各项任务履职尽责。

  3月5日

  李强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感受最深的有五点

  3月5日,江苏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李强也谈了感受最深的五点:一是引领“新常态”,发展路子越走越稳健;二是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蹄疾步稳;三是构筑“大格局”,发展空间优化拓展;四是增进“获得感”,人民群众更多得益受惠;五是致力“转职能”,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李强说,回顾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的严峻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大势、驾驭全局,运筹帷幄、冷静应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各方面工作呈现新的气象,全党全国人民深受鼓舞,也向世界展示出坚定的发展信心。

  李强还说,江苏是全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到江苏工作8个多月来,他先后跑了60多个县(市、区)。去年召开的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江苏作出“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部署,是李强在深入调研后,对江苏未来发展的谋篇布局。

  “江苏经受住了复杂形势、多重困难的考验,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实现了‘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李强充满信心地说,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这次全国“两会”精神,紧紧围绕“两聚一高”,创新思路举措,推动工作落实,创造过硬成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3月7日

  李强接受人民日报采访谈大创新:让创新贯穿江苏一切工作

  3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李强的声音。在这篇题为《聚力创新,引领转型发展》的报道中,李强表示:“要让创新贯穿江苏全省一切工作,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和共同行动,成为江苏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而在这篇报道中,李强首次提到了“大创新”的概念:“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推动全面创新,推进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创新。”

  交汇点记者梳理了其到任江苏8个月的工作,发现李强在多次调研、讲话中都透露了“创新”二字。早在去年7月5日,李强到任江苏的第6天,在无锡调研时就提出,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突出创新驱动发展,在创新发展中构筑现代产业新高地。

  而“聚力创新”第一次被提出,是在去年11月的江苏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在那次大会上,李强作题为《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报告,而其中“创新”一词被谈及60次,其中重点讲到:“聚力创新,大势使然。”

  而在今年2月的江苏省两会中的政协会议上,李强再一次提到创新是大势使然:江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关口,正在从“数量追赶期”步入“质量提升期”,面临着爬坡过坎、破茧成蝶的重大考验,迫切需要把“创新之火”燃得更旺。

  3月7日

  李强接受新华社新华网采访谈富民:让百姓过上更好生活

  关注民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也是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江苏,新的形势下在改善民生上都有哪些举措?备受外界关注。

  “可以说,江苏的老百姓口袋鼓不鼓、日子过得好不好,是检验小康成果的衡量标准。我们明确提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直接、最根本的是提高广大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两会”期间,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强在接受新华社、新华网记者联合采访的时候道出了对民生工作的思考。

  李强特别指出,富民并不仅是增加群众的收入,还要顺应民生需求新变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让人民群众有更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李强表示,江苏在富民上还有很大潜力,其中群众致富最大的潜力在创业。前不久制定出台的“富民33条”明确了创业就业、农民致富、重点群体激励、基本公共服务等含金量很高的支持政策。

  此外,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以及生态问题也是李强所关注的民生重点问题。李强在采访中介绍,江苏将进一步突出基础教育的公平性,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矛盾,加快医养融合发展,努力解决老年人的后顾之忧。

  在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上,李强表示,江苏对此是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的。“去年底,我们部署开展了‘263’专项行动。目的就是用两到三年的时间,解决影响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打好治气、治水、治土攻坚战,力争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性好转。”

  3月7日

  李强接受检察日报访谈:为江苏“两聚一高”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让法治建设成为提升江苏未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江苏代表团开放日答记者问时,李强将法治建设明确为江苏未来竞争力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不是今年“两会”期间,李强第一次为法治建设发声。

  检察日报3月7日刊登的对李强访谈文章中,李强就对“检察机关应该如何发挥作用,让法治成为江苏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这一问题畅谈了看法。他表示,法治是规范经济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更是竞争力中的核心要素。

  “围绕服务创新发展,检察机关要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既依法严惩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类犯罪,又注重把握好法律和政策要义,把握好执法的尺度和方式,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

  李强指出,在围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检察机关在依法严惩暴力犯罪、涉黑犯罪等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应积极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电信诈骗、非法集资,以及破坏环境、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犯罪案件,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交汇点记者注意到,李强到江苏工作后,对检察工作一直十分关心重视。

  “高水平全面小康,需要高水平的法治,高水平法治,离不开高水平的检察工作。”去年11月,李强在出席第十七次江苏省检察工作会议时对高水平检察工作的这番相关解读,与他重点关注的“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表述一脉相承。

  访谈中,李强对检察机关自身建设也提出了要求。“希望检察机关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认真落实好检察体制改革各项任务,提升检察队伍正规化职业化专业化水平。要强化自身监督制约,自觉接受人大和人民群众监督,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坚持从严治检、科技强检,建设一支全面过硬的检察队伍。”

  3月7日

  李强在江苏代表团开放日:江苏要重点抓好三类事

  3月7日的江苏代表团开放日里,李强在答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时,强调了江苏要重点抓好的三类事。这三类事,和李强一直以来为江苏发展规划的蓝图一脉相承,也是他在全国两会期间发出的一系列“李强声音”的一次集中阐释。

  “江苏要重点要抓好的第一件事是让老百姓真正有获得感的事。”李强说,就是不能只为统计上的数据干,而是要围绕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和现实需求来干,把他们关切的问题回应好、期盼的事情解决好,认认真真地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上学、看病、养老、生活环境等问题。

  在回答记者关于对江苏未来发展规划有哪些思路和推进路径这一问题时,李强表示,江苏正发展到了一个“爬坡过坎”的转型提振阶段,创新是他眼里江苏当前必须要抓好的三个重点之一。“要针对制约发展的普遍性问题,找到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搭平台、疏通道,着力消除痛点堵点,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活力。”

  尽管江苏一直拥有不错的资源禀赋和较高的综合实力,但在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才能赢得未来,是省委书记李强这位经济大省主政者心头的一丝忧患,也成为他眼里江苏当前必须要抓好的最后一个重点——培育未来竞争力。他提出,江苏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依法治省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做好优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江苏的历史遗存和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江苏是个好地方,在这片有风景的土地上,能够谱写出锦绣文章;江苏人文荟萃,在这片有底蕴的土地上,必定会演绎出更精彩的故事。”最后,李强用这样一段诗意的话道出了对江苏的深情。

  3月8日

  李强接受经济日报采访:将打造根植力强大的创新生态系统

  无独有偶,3月8日经济日报刊登了一篇专访江苏省委书记李强的报道同样重点谈论了“创新”的话题,他就江苏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真正使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问题给出了答案。

  在采访中,李强重点阐述了属于江苏的创新生态体系,而这一体系的初步形成源于去年8月25日江苏省政府公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了40条含金量高的政策,出发点就是最大限度简政放权、千方百计增加创新投入,着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着力强化科技人员创新动力、着力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

  在“40条”出台后的一个月后,李强在全省科技创新大会部署落实情况的调研中强调了“政策”的重要性:“要切实抓好政策的落实,重点解决好信息不对称和落实肠梗阻的问题,主动了解政策、认真研究政策、充分运用政策,让含金量高的政策发挥出实实在在的好效应。 ”

  人才的高度,决定了产业的高度和未来创新的高度。今年2月20日,江苏出台了《关于聚力创新深化改革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发展环境的意见》,其中的26条人才新政引发诸多关注,新政最大限度为人才松绑。

  在经济日报的采访中,李强就表示人才的引进是江苏聚力创新的重中之重,“与30多年前相比,江苏产业发展有了巨大变化,但发展的基因和底色没有变,就是靠人才在支撑、在引领。”

  他还说,江苏的发展转型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省委、省政府将致力于营造生命力旺盛根植力强大的创新生态系统,使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充分迸发。

  3月9日

  李强在江苏代表团审议会议讲话:带头落实好关于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制度

  3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来到江苏代表团,与大家一同审议,认真倾听意见建议,真诚互动交流。

  李强主持了会议并在会议结束时说,张德江委员长的重要讲话对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江苏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对做好我省地方人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讲话站位很高,精辟深刻、语重心长,对我们是极大的教育和鼓舞。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特别是要在全国带头落实好关于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制度,努力把江苏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在今年2月举行的江苏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当选为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李强特别重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去年江苏省委召开的全省市县乡三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会议上,李强强调了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加强市县乡政权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坚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