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华_关于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建议
2017-03-13 14:17    来源:议案组

   为更好发挥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龙头作用,加快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实现“洼地崛起”,我们联合向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出《关于加快推进明清黄河故道淤泛区域综合整治和开发》的议案,提请大会审议。

  [案由]

  徐州作为江苏省重点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国家和省一直十分重视徐州的发展。在国家层面中,原国家计委和建设部编制的《陇海—兰新地带城镇发展与布局规划要点》中明确要以徐州为中心建设淮海城镇群;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的“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徐州地处陆桥通道与沿海通道的交汇处,是国家层面重点开发的21个城市化地区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也明确指出徐州的战略定位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此外,徐州还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资源型城市和全国地级老工业城市等。在江苏省级层面中,《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以徐州为核心的徐州都市圈;省“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徐州都市圈建设,发挥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徐州和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的龙头和带动作用,推进沿东陇海线城镇带建设,提高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力;《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和《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均明确提出加快徐州都市圈建设,提升其在淮海经济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加强与中原经济区等内陆区域合作。2016年11月19日,省委李强书记在省党代会期间参加徐州代表团讨论时提出:“在淮海经济区建设进程中,徐州要发挥龙头作用”。

  [案据]

  近年来徐州城市首位度明显增强,随着“一带一路”、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徐州都市圈建设等重大战略在我市交汇叠加,综合交通枢纽、科教资源富集、开放平台建设、生态环境改善等效应持续释放,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注入了强劲动力,在淮海经济区的领军地位和带动作用日益凸显:一是作为国务院确定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我市对周边的集聚辐射力不断增强。在淮海经济区,我市既是淮海经济区的地理中心、经济中心,也是淮海经济区唯一一个兼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开放航空口岸的城市,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对我市给予了明确的战略定位,即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这不仅确立了我市的城市地位,也为我市在更高层次上规划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2016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808亿元,市场消费辐射半径已超过150公里,形成了互惠多赢的产业合作格局,交通一体化、区域警务协作、跨界环境污染联合处置、医保异地结算、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方面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对周边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二是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我市的交通优势更加突出。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徐交汇;观音机场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航空口岸和淮海经济区唯一的大型干线机场。正在建设的京杭运河徐州亿吨大港将成为集物流、仓储、交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港口。特别是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郑徐客运专线建设的加快推进,我市在国家“四纵四横”的高铁布局中,将成为“十字交叉”枢纽城市,与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三是作为江苏省重点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徐州都市圈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从规划层面看,无论是《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还是《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都明确提出建设以徐州为核心城市的徐州都市圈。从自身发展看,经过近年来的建设,我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基础更加扎实、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市区面积达3037平方公里、人口达323万的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新型城镇体系初步构建,淮海经济区产业、交通、商贸物流、教育、医疗、文化、金融、旅游“八大中心”建设加速推进。201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655亿元,位居首位;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辐射淮海经济区1.2亿人口,各大医院住院病人30%以上是周边省市,核心区实现跨地区新农合异地结算现场报销。四是作为高端人才培养基地,我市可以为周边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我市拥有14所大学、31家独立科研院所,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9名、近20万在校大学生,高校数量和规模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同时,还是重要的区域性职业教育基地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拥有高中级职业技术院校40余所,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机构近900家,每年培养实用性技能人才30余万人。科教资源优势在淮海经济区各地市中位居首位,每年都为周边城市输出一大批高端人才和实用性技能人才。

  [建议]

  建议国家充分考虑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将其纳入国家相关发展专项规划,尽快启动实施淮海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支持徐州打造打造区域经济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科教中心“四个中心”,探索建立跨省际区域创新合作机制,推动各城市在交通基础设施上互联互通,在产业协作协同、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金融、医疗保障、人力资源等方面互联互融,积极推动该区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