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大网 > 会议专栏 > 全国人代会江苏团 >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 代表风采 > 正文
陈 澄:传统艺术的传承不该只是“代代相传”
2018-03-10 20:5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江苏兴化今年6岁的陆慧桐是个小淮剧迷,模仿起祥林嫂有模有样,经常把自己表演视频发送到社交平台,引来网友纷纷点赞。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小小年纪的她追起了淮剧?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陈澄和记者分享了这段“追星”故事。

  陈澄告诉记者,淮剧作为传统地方戏曲剧种,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正确的传播和传承,会让更多人爱上传统戏剧,人人都是传统艺术的“传承人”。

  陈澄说,她通过社交平台认识了陆慧桐,慧桐年纪虽小,但唱起淮剧字正腔圆。建立联系后,陈澄会经常通过微信鼓励陆慧桐,对她的发音和唱腔进行远程指导。陆慧桐的妈妈告诉记者:“女儿每次听到陈澄的语音消息都特别兴奋,对她来说,这是偶像的鼓励和支持。”

  陈澄出生于淮剧世家。父亲陈德林、母亲黄素萍都是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5岁时,陈澄受父母的熏陶,从小对淮剧就产生了兴趣,自学淮剧。12岁时,在上海与众多淮剧表演艺术家交流,淮剧种子在陈澄心中萌芽。15岁时,她进盐城鲁迅艺术学校,学习戏曲表演专业。5年后,陈澄以优异成绩结束学业,进入省淮剧团。“艺术的道路虽然不易,但我无怨无悔,因为喜爱淮剧,我视它为第二生命。”

  在陈澄看来,传统艺术的传承不单单是“代代相传”,更应该是由更多人自发的传承。“我是淮剧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因此我喜爱淮剧。陆慧桐因为父母喜爱淮剧,她对淮剧从了解变成了爱好,她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因她而喜欢,出现更多的小戏迷......这是潜移默化传递的过程。”上海的护士、盐城的教师、北京的公职人员......全国各地都有着淮剧的戏迷,让陈澄感动的是,他们都在自发的传递着“淮剧的声音”,让更多人爱上传统艺术。

  今年全国人代会上,陈澄带来了进一步强化戏曲进校园工作的建议。她希望能够打造一支熟悉地方戏曲的师资队伍,深化改革地方戏曲教学的措施。运用“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继承、弘扬民族传统艺术的目的。

  《小镇》是近年来江苏省淮剧团打造的又一精品力作,从文华大奖到梅花奖,几乎拿下了戏曲类全国各大奖项大满贯。4月中旬,陈澄与剧团将带着《小镇》这部作品走进南通大学,为学生们带去精彩演出。在接下来一年的时间内,《小镇》将陆续走进全省多个高校。她表示,”希望通过“送戏下乡”、“送戏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能够让更多人了解民族戏曲精髓,培养小戏迷,挖掘“小苗子”,让更多年轻人成为戏剧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