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大网 > 会议专栏 > 全国人代会江苏团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 代表专访 > 正文
新华日报专访刘怀平:希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有法可依
2019-03-06 09:47: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文/吴琼 双爽 图/韩军

  5日,“新小华”邀请在环保科技事业上深耕20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科行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怀平走进茶座,聊一聊生态环境保护中那些“追梦故事”。

  新小华:近年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您从事环保装备制造20多年,感受到哪些变化?

  刘怀平: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与环保相关的政策法规,比如修订修改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以及“大气十条”“土十条”“水十条”等,体现出党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生态环境部、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等也出台很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标准,面向老百姓的环保科普工作也在不断加强。这一系列举动都表明,我们国家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新小华:应该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刘怀平: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环保”这个话题。江苏“六个高质量”里就有“生态环境高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追求“含金量”的同时还要注重发展的“含绿量”。过去一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现在各行各业都需要统筹考虑经济发展如何和生态建设协同推进。作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如果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危害,那就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其发展就不是高质量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需要统筹协调。

  新小华:就您所在企业来说,有没有什么新科技应用于环保?

  刘怀平:我经历了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1.0、2.0、3.0阶段,切身感受到环保产业在不断进步,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向前推进,这一产业也在向纵深推进。我们企业取名“科行”,意思就是“科技打造行业典范”,希望用科技手段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为产业服务。

  我们最近在盐城环保科技城设立国内第一条低温催化剂生产线,用于氮氧化物减排,就是大家常说的“脱硝”,这是我们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科研团队合作的项目,由两位院士领衔。我们还在进行互联网平台建设,经过一年左右调研,深感环保产业需要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逐渐过渡到环境服务阶段。这几年我们快速建设环保基础设施,其寿命一般都在15年以上,接下来这些设施需要大量用来进行后端服务。以什么样的手段去服务?这就需要用到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的搭建将让环保产业实现“互联网+”,也让基础设施得到更加高效、节能、便捷、安全的利用。

  新小华:这次参加全国两会,您最关注什么?

  刘怀平:我比较关注实施环境保护的第三方治理,就是把过去的“谁污染、谁治理”变成“谁污染、谁付费”,请第三方机构进行治理。环保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兼具公益性,环境污染不仅仅是一家企业自己的污染问题,同时还损害社会公众利益,而公众利益和排污企业的经济利益难免发生冲突,为了体现公平性,第三方治理就应运而生。早在3年前,国务院及原环保部就提出鼓励发展第三方治理,现在我觉得第三方治理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治理中所起作用将越来越大,所以我这次参加两会提出关于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建议,希望把“第三方治理”写进法律,让这一行之有效的行业实践有法可依。

  (《新华日报》“新小华”两会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