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大网 > 会议专栏 > 全国人代会江苏团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 代表专访 > 正文
新华日报专访周铁根、郑葵阳:抢抓机遇,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2019-03-12 09:48: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吴胜

  区域协同迸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显现叠加效应,助推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风正帆悬、破浪前行。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徐州医科大学原校长郑葵阳,走进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北京演播室,共同展望徐州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三看”答卷,展示高质量发展图景

  主持人: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到地方考察调研,第一站就到了徐州,对徐州发展寄予厚望。现在一年多过去了,徐州在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哪些进展?

  周铁根:我们对标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的重要指示,加强了制度设计和专题落实,认真制定实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徐工集团做大做强、开展“学马庄、强党建、促振兴”活动、大力弘扬淮海战役精神等10个方面的工作意见,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和工作抓手。

  经过一年努力,我们交出这样一份答卷,主要有三个“看点”:一看徐州发展的现实模样。我们保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增长走在全省前列。二看对徐州未来发展的影响。我们推动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定位和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方略;推动“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战略,主攻高新技术产业、“四新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等等。三看徐州老百姓的感受。徐州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有了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有了明显提升;广大干部的自信心、进取心、精气神有了明显提升。

  抓住机遇,打造区域发展增长极

  主持人:2017年,国务院批复徐州城市总体规划修订,明确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定位;同年,省委、省政府把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作为独立板块,纳入江苏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布局;去年,该规划又被纳入国务院批准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徐州将如何抓住这一系列战略机遇,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周铁根:我们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持续做大做强城市综合实力,全力推动中心城市规划“定位”变实际“地位”。

  一是提升中心城市发展标杆。去年5月,我们组织全市党政代表团到郑州、成都、深圳等地学习考察,就是要瞄准这些建设发展比较好的中心城市,来提升徐州的定位标杆,推动徐州在更大的格局中找准坐标,在更高平台上同台竞争,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实现跨越。

  二是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我们正在对照首位度标准,聚焦打造淮海经济区经济、商贸物流、科教文化、金融服务“四个中心”,全面提升徐州的产业支撑力、城市承载力、发展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打造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努力做到“徐州之于淮海经济区如同上海之于长江三角洲”。

  三是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水平。去年,我们主动加强与区域内城市对接合作,召开首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建立“1+4”区域合作新机制。下一步,我们将用好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合作平台,重点抓好交通同城化、产业协同发展、社会事业融合发展和生态环保联防联控等任务落实。

  郑葵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盼。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其中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服务区域内民众的医疗卫生需求。

  这个区域内有12所高等医学院校,徐州医科大学无论是办学历史还是整体水平,都具有优势。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全省大约三分之一的本科医学人才培养任务。徐州不仅有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也拥有一批资源丰富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在淮海经济区形成了集聚效应,安徽、山东、河南等周边省份有许多患者会到徐州就医,相信这些医疗资源将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尤其医疗卫生中心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创新驱动,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主持人: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我们知道,徐州汇聚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现在又要打造科教文化中心。那么,徐州在发挥自身优势、深化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考虑和打算?

  周铁根:我们要坚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正确处理投资拉动与创新驱动的关系,加快建设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一是构建高效率创新体系。徐州科教资源富集,有14所高校和近20万在校大学生,创新基础好、环境优,关键要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大创新资源整合力度。聚焦产业科技创新这个重点,培育引进一批具有创新优势的企业,扎实推动骨干企业普遍设立“一站两院三中心”,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力度,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迈上中高端。

  二是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我们借鉴中关村、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改革创新经验,加快建设“一城一谷一区一院”四大创新平台,理顺科学管理和高效运行机制。大力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积极招引新兴研发机构落户,为科技企业孵化育成提供全链条服务。

  三是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我们制定出台“人才高地28条”,构建“1+N”集成支持政策体系。近年来,在徐州落户的高层次人才明显增多,根本性扭转了过去人才外流的现象。

  郑葵阳:近几年,徐州医科大学先后与徐州市政府、中国矿业大学,以及恒瑞、恩华、万邦等省内知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我们与中国矿业大学联合成立健康工程研究院,集聚两校优势,探索新工科、新医科、新医工结合领域,培养复合型人才。学校还成立大学科技产业园,主要聚焦在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研发领域,已形成“肿瘤生物治疗技术区”“医药研发与孵化区”“医疗设备研发与孵化区”“实验动物培养育种区”4个核心区,84家企业在园内进行成果转化,直接服务于医疗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