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协
    江苏人大网 > 市县传真 > 正文
把脉问诊开良方 督考并行促担当:建湖人大“三诊法”织密“两官”履职监督网
2025-03-21 16:47  报送单位:盐城市-建湖县  作者:吴康

春风拂过九龙口,法治清流润水乡。在建湖县人民法院第三审判庭内,随着法槌清脆落桌,一起历时三年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当庭调解成功。旁听席上,县人大代表朱红梅在监督评议表上郑重写下:“审判长庭前准备充分,调解技巧娴熟,充分彰显司法温度。”此刻,距离该法官去年接受履职评议恰好一年,当时县人大履职点评报告中提出的“加强基层矛盾化解能力”建议已转化为看得见的司法实践。

这样的监督场景,正是建湖县人大创新构建员额法官、检察官任后监督体系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县人大锚定“监督不缺位、履职不越位”工作准则,“坐诊式监督”把好脉、“出诊式监督”找症结、“会诊式监督”开良方,打造全链条、立体化监督体系,让任后监督变得更有力度。

坐诊把脉:届内体检常态化

“去年以来,我带领全庭干警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1732件,无一发改,诉前化解矛盾纠纷186起……”在2024年“两官”履职评议大会上,该县人民法院员额法官孙宇峰对照“体检清单”逐项述职。

在评议会议召开前,县人大法工委已组织10名涉法专业人大代表组成“体检专家组”,通过“三查三访”,即查办案质量、作风纪律、服务大局实绩,访纪检部门、信访窗口、基层群众,形成县人大对被评议对象履职情况点评报告,精准绘制“履职画像”。

这种“一年一体检”的监督模式,源于建湖县人大届内“两官”履职评议全覆盖和五年评议工作总体方案。区别于传统述职评议,该县人大建立了包含“政治素质、办案质量、司法作风、接受监督、服务大局”5大维度4个层次的量化评价体系,特别设置“典型案例培育”“代表建议采纳率”等特色指标。

近三年,该县人大开展“两官”履职评议累计37人次,形成“一人一档”履职体检报告,提出整改建议89条,更好推动“两官”履职能力提升。

出诊质检:直击一线提质效

案件卷宗如同司法活动的时光胶囊,封存着每起案件的法治密码。建湖县人大每年精心组织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20名市县人大代表,分为5个案件评查小组,主动深入县法院、检察院随机抽取被评议“两官”承办的案件,从案件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等7个方面展开“1×4×5”交叉质检。

2022年以来,该县人大累计评查县法院民刑执案件204件,评查县检察院不捕不诉类案件42件,当面反馈存在问题,有效促进“两官”养成严谨细致的办案习惯,倒逼司法规范化建设。

如果说卷宗评查是解剖“司法标本”,那么司法观摩就是透视“法治活体”。

“审判长对举证责任的分配逻辑清晰,但庭审节奏前松后紧,调解阶段未能有效运用‘背靠背’沟通技巧。”从事律师工作的市人大代表朱珊在《案件庭审评查表》中直指要害。在建湖法院“开放日”,20余名人大代表“沉浸式”体验庭审全过程,代表们既关注法槌起落间的专业素养,更聚焦“法律术语通俗化解释”“证据多媒体示证”等司法温度细节。

近几年12场现场庭审观摩中,建湖县人大形成《庭审质量分析报告》4份,现场收集的33条建议全部纳入监督台账,促进了庭审过程中突出问题的整改,有效提升了庭审的质量和效果。

会诊开方:对症施策强监督

“代表建议转化成检察建议已经2个月了,为什么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五同步’要求,在一些地方还没有完全落实?”在建湖县检察院听证室内,县人大代表秦立彬问道。这场针对检察公益诉讼整改的“专家会诊”,正是县人大监督检察官任后履职的日常场景。

人大代表担任检察听证员,按照“代表建议+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对该问题提出了具体、明确的整改建议,推动该案从“纸面建议”转向“实质整改”、从“个案治标”到“全面治本”,促成有关部门下发《关于强化无障碍设施设计审查的通知》,建立图审受理关口审查机制。

“认罪认罚是否存在‘控辩失衡’?”“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方案是否科学?”在县检察院举办的开放式听证会上,6名人大代表化身“监督观察员”,通过“听、问、评”三步法,对检察官履职质效进行全过程动态评估。

近几年来,人大代表累计参与检察听证12场,针对“听证程序规范化”“释法说理透彻性”等工作提出改进建议19条,推动建立“听证员库动态更新”多项工作机制。

监督之力,在九龙口荡起层层涟漪;法治之光,为水乡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建湖县人大将持续深化“三诊法”监督机制,以监督之力促司法之进,用法治清流滋养公平正义的参天大树,让每一记法槌都敲响人民至上的时代强音。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