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协
    江苏人大网 > 市县传真 > 正文
盱眙人大:代表建议“月月提” 民生实事“桩桩办”
2025-05-16 10:01  报送单位:淮安市-盱眙县  作者:钱泽宇 汤笑吟

为丰富人大代表闭会期间活动内容形式,持续深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近年来,盱眙县人大常委会创新探索代表建议“月月提”工作模式,组织全县千名五级人大代表深入一线、贴近群众,真切地感受群众所思所想、所愿所盼,听民声、解民忧,构建起常态化民意收集与办理体系,将群众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以建议办理“小切口”推动民生改善“大作为”,让民主的温度浸润群众心田。

察微观末,方寸映初心

“不少居民向我反映,马坝镇高桥邮局后有一条不足百米的路破损严重,尤其是到雨雪天气,每逢雨雪天气便泥泞难行,多次导致老人儿童不慎摔倒。”县人大代表刘广金说道,“虽然路不长,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对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却造成很大危害。”盱眙县人大常委会收到建议后,立即启动“月月提”办理机制,向马坝镇及相关部门交办任务。短短5天,破损路面完成修复,沟渠清理整治同步到位,原本坑洼的道路铺上平整沙石,彻底消除安全隐患。这一条看似不起眼小路的高效处置,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人大代表的用心用情。

群众事无小事,桩桩件件总关情。代表建议“月月提”工作机制紧扣“小快灵”理念,依托专业代表工作室、代表工作站、代表之家等线下阵地,结合数字人大平台,全方位收集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无论是出行不便、设施缺失,还是生活难题,只要是群众关切的“身边事”“烦心事”,都能通过该机制直达办理渠道。这些建议聚焦具体问题,具有办理周期短、群众关注度高的特点,根据管理权限由县、镇两级部门限期办结,确保民声有回应、诉求有着落。

从金源南路增设车辆调头缺口,到1路公交车线路延伸覆盖县第三人民医院;从公园周边加装安全围栏,到老旧小区改造升级……“月月提”机制让群众的“微心愿”不断转化为民生“大幸福”。这一机制不仅成为人大代表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更激活了代表履职的内生动力,“有事找代表、代表为人民”的理念深入人心,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盱眙落地生根,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图景。

提速增效,服务攀新高

代表建议“月月提”工作机制,不仅为群众架起了民意“快车道”,也向办理效能发起“攻坚令”——如何让民生诉求办得快、办得好、办到群众心坎上?“决不能流于形式,要面对面沟通,实打实办理,不能办也要点对点说明,这样才能做到与群众心连心。”盱眙县人大常委会采取即交即办的模式,按收集的问题内容精准交办相关单位研究办理。同时明确,一般建议办理时限不超过1个月,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延期不超过3个月,确实无法解决的需提交书面报告、全面说明原因。

2025年春节期间,“返乡潮”导致盱眙城乡车流量激增,有群众反映交通执法处罚较多且存在争议、交通管理不到位等情况。县人大代表徐壮收到群众反映后,经过现场调查走访,形成代表建议提交县人大常委会。

虽是假期,但问题集中于春节期间,等不得,更慢不得。为细化建议举措、提升整改实效,县人大常委会迅速成立专门调查小组,深入商场、体育馆、广场等人流密集区域实地走访,通过发放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情况,综合分析后形成建议转交政府办理。县政府收到建议后,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要求交通局、公安局等部门建立长效机制,优化交通基础设施,持续推行“柔性执法”,加强执法监督与公众参与。数据显示,自建议交办后,春节期间未发生现场交通违法查处案件,非现场处罚闯红灯27起,对违停车辆均采取贴单提醒措施。

“本以为最快要到五一等节假日才能看到成效,没想到短短2天就有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必须为人大和政府点赞!这让我真切感受到民主的真实性和参与感。”“月月提”工作机制既是群众日常反映问题的渠道拓展,也是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的重要路径。对此,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强化“沉浸式”调研办理、数字化赋能办理,推动制度优势持续转化为治理效能。

全程跟进,闭环提质效

2025年以来,盱眙县人大常委会累计收集交办代表“月月提”建议102条,内容覆盖城市管理、环境整治、便民服务等多个民生领域。在广泛收集基础上,创新推行“问题分级分类”制度,将建议精准划分为“立行立改类、限期整改类、系统治理类”,同步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逐项明确解决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结合党委中心工作重点、化解民生领域痛点、打通经济发展堵点,精选10条重点建议实施“挂牌督办”,坚持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推动建议办理从“粗放型”向“精准化”跃升。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波表示,“清单化管理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让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每个责任都有人认领。

在“民声面对面”问政现场,省人大代表徐玲直击开发区停车难问题:“县经济开发区内有学校,有众多企业、住宅小区,现阶段车位已明显不足,如何采取措施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这一提问正是盱眙拓展督办平台的缩影。通过市县镇三级人大联动,推动人大监督与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等深度贯通,以“四季问政”动真格,联合市人大、纪委监委开展问政活动,对办理滞后、成效不显的问题“辣味”质询,责任部门现场应答并接受满意度测评,倒逼履职担当;以“部门协同”聚合力,与审计部门联合交办、专项巡查,与检察院共同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检查听证等,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形成“监督共同体”;以“双线督办”全闭环,线上实时跟踪整改成果与佐证材料,线下组织代表督察组“回头看”,对问题清单销号管理、持续跟踪,确保办理进度“可视化、可追溯”。

针对“硬骨头”问题,盱眙县人大常委会建立“质询问责”刚性约束机制,对多次督办未果的事项,启动质询程序,要求部门主要负责人现场应询、限期整改。截至目前,102条建议中91条已办结,其余11条按计划推进,群众满意度达98.6%。这种“精准交办、重点督办、跟踪催办、评估促办”的链式闭环,让建议从“纸面”走向“地面”,实现“办理一件、带动一片、造福一方”的综合效应。

从居民日常的“停车难”到百姓生活的“急难愁”,盱眙县人大常委会以“全程跟进、闭环管理”为抓手,将代表“月月提”建议转化为破解治理难题的“金钥匙”。通过全链条监督创新与立体化责任落实,不仅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厚度,更以“钉钉子”精神跑出了民生改善的“盱眙速度”,让群众在每一件建议的闭环落实中,感受到民主的力度与温度。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