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淮安市淮阴区人大常委会对标新时代人大工作使命,坚持以“守正创新、重质求效”为工作总体要求,围绕“完善、提升、增效”目标,打造淮阴人大工作特色,不断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淮阴人大新实践。
在开展代表主题活动中主动融入淮阴特色。围绕淮安市人大“惠民生、助发展”代表主题活动部署要求,精心制定《淮阴区人大代表“惠民生、助发展”履职建功主题活动工作方案》,深入结合“与民同行”代表履职品牌、人大代表专业工作室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开展贯穿全年的“三进三促”代表活动。围绕帮办利民便民实事、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帮助带动农民致富三个方面建立“四个一”工作机制(一村一专班、一企一举措、半年一助推、年终一评比),推进“进乡村促振兴”活动扎实有序开展。围绕与企同行、助企增效主线,采取调研+视察、线上+线下、询问+审议等形式开展问卷调查、人大代表“微走访”、代表陪办安企行动等一系列活动促进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围绕提升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质量,进街道了解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情况,进小区调研物业服务公司运作情况,进家门“零距离”听取居民对物业管理的意见与呼声。通过“三进三促”代表活动,努力促进代表联系群众的数量、群众通过代表反映诉求的数量、代表推动解决问题的数量实现“三量”提升。
在建设代表专业工作室中着力凸显为民本色。在常态化推进“家站点”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务实管用的原则,紧紧围绕“开展活动发挥作用”这一关键,突出专业性、代表性、实效性,不断提升人大代表专业工作室建设成效。强化专业性,围绕“三进三促”要求,引导专业代表充分发挥特长,对已经建成的18个人大代表专业工作室,按照进乡村、进企业、进网格三个方面进行分类,切实为专业代表提供专业的履职大舞台。突出代表性,通过区人代联委统筹安排,各委办挂钩联系并负责跟踪落实,每个人大代表专业工作室定期与不定期召开座谈会,探索开展具有鲜明特色的代表活动,为代表搜集社情民意提供渠道,为群众解决专业问题提供平台,真正让代表成为为民代言的知心人。增强实效性,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人大代表专业工作室建设运行机制,针对调研座谈发现的专业具体问题,引导专业代表发挥专业特长,提出解决问题的专业方案,真正让内行人做专业的事。切实把人大代表专业工作室建设成为制度宣传的阵地、工作展示的平台、民意反馈的窗口、解决问题的枢纽、联系群众的桥梁。
在建设基层民主基地中更加注重民主底色。立足“展示民主的窗口、联系群众的桥梁、服务发展的载体、基层治理的平台”的定位,淮阴区人大常委会会同区委出台《关于加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建设的意见》,以基层民主宣传点、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代表联络站、选民议事会即“一点一站一会”架构在全区各镇街探索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或基层实践点。在服务管理上,建立“积分银行”管理办法;在联系群众上,推进“码”上见代表小程序应用;在基地建设上,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程序运行。通过制度设计进一步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不断丰富和拓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成果,全面增强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切实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