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进西路那块以前全是‘蜘蛛网’,飞线整治后,清爽多了!”
“小区里安装充电桩之后,新能源汽车充电方便多了,充电又快,价格也实惠!”
“我们村健身广场已经投入使用了,终于可以像城里人一样锻炼身体啦!”
……
近期,金湖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县人大代表视察2023年度县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一件件民生实事项目落地生根,绘就了群众嘴角的一抹抹“微笑弧度”。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今年以来,金湖县人大紧密围绕市、县民生改善目标,紧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监督,坚持自下而上,以“小院板凳会”、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家站点”等群众联系平台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升履职质效的重要抓手,进一步丰富联系群众内容形式,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群众民声传递“民生温度”
“我家住顶楼,只要下雨,屋面漏水是常有的事。再加上小区的墙面破损严重、道路也坑坑洼洼的,车停得到处都是,简直一个脏乱差。”时间追述到2022年的初冬,家住广电家属区的朱女士在“小院板凳会”上提出了居住难题。
“今年老旧小区改造后,这些问题都解决了,还新增了停车位、健身器材,整个小区焕然一新,每天看着心情都好了。”现如今的广电家属区成了小区居民口中“我的家”。
“民声”是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核心与关键,从2019年起全面实行民生实事票决制工作以来,为全面保障票决制的顺利实施,金湖县人大紧扣“民声”重点,积极为政府征集项目并提供人大代表及人民群众的民情民意。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人大代表和群众意见建议,深入了解代表和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愿,确保所提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的“精准度”。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重点,统筹谋划推进,确保各项民生实事项目与全县经济发展相协调、与实施条件相适应。真正让“票决制”实现民生实事项目从政府“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
靶向推进彰显“监督力度”
“上次来到这还是因为建材市场公厕异味扰民问题的协调会,没想到现在变化这么大,环境整洁了,连一点异味都没有”,县人大代表郑大海在视察现场发出了感慨。
建材市场公厕是2023年民生实事重点工程,原本让人掩鼻快走的公厕,如今已成为建材市场24小时运转地标。
金湖县人大始终坚持将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推进实施作为年度监督工作重点。不断创新监督方式,组建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小组,集成行使法定职权,分别由常委会领导领衔,县人大各委办牵头,部分县人大代表参与,叠加运用评议、约谈、询问、质询等监督形式,按照“每月监督、年底评估、大会测评”的要求,围绕医疗服务能力、政务服务水平、教育教学环境、儿童关爱保护、养老服务供给、厕所革命推进、农村河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民生实事项目开展专项监督,推动形成“监督—落实—再监督—再落实”的监督工作闭环,确保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工作保质保量落实到位。
人民满意体现“幸福度”
“感谢政府为我们提供了托养服务,我在这吃的好、睡的好,父母还有时间去上班”,在吕良镇卫生院一位特殊的朋友拉着人大常委会主任吴佩坤激动的说道。
项目办的好不好,群众最知晓。金湖县人大始终将群众“是否知晓、是否参与、是否认同、是否满意”作为民生实事项目的重要考核评价标尺。为让群众全面了解全县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过程及完成情况,实行民生实事项目进度全程“晾晒”,接受群众监督,让人民群众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地评判政府和部门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听取和审议部门工作报告,让项目全程接受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评议监督。同时为充分体现民事实事项目实施后的群众意见,每年坚持在县人民代表大会上,由全体代表对上年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进行满意度测评,真正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已启动,县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等民生实事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马逸文 王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