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协
    江苏人大网 > 市县传真 > 淮安 > 正文
淮安淮阴:多“点”联动,让民主在基层“活”起来
2025-04-08 14:18  报送单位:江苏人大网编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淮安市淮阴区人大常委会在市人大常委会精心指导下,在淮高镇刘河社区探索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实践点建成以来累计接待全国人大和省内外人大110批次来淮调研考察。不仅淮阴当地的大中小学生和老百姓到这里来,更是吸引来了清华、北大学子,2024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也予以关注。

这个村有什么“魔力”让这么多人纷沓而至?

聚焦“最广泛”,让基层民主实践阵地更接地气。立足“展示民主的窗口、联系群众的桥梁、服务发展的载体、基层治理的平台”的定位,以“廊点站”探索建设刘河社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镌刻足迹宣传廊,以总长70米的长廊集中展示刘河选区内人大代表履职风采、刘河村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以光影镌刻履职印记,用展牌表达为民情怀,通过群众身边的鲜活事例,让村民切实体会到自己就是村里的主人,不断提升村民的民主意识。老报新声学习点,收集整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报道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老报纸,展陈会议公报、五四宪法、选民证等具有时代印记的人大历史资料,全面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作用和内涵优势,更加深刻诠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促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深入人心。“你呼我应”实践站,健全完善刘河选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功能,围绕刘河赤松茸产业发展,建成“搭把手”人大代表专业工作站,为搜集民情民意、发挥代表专长进一步畅通渠道。实践点也成为淮安市人大常委会首个挂牌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研习实践基地”。

聚焦“最真实”,让基层民主实践路径更加清晰。为把基层民主有效融入到社区治理中来,刘河社区运用“三五”工作法,即构建了党领导下村支“两委”、人大代表、选民代表、选民“五方”参与,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五个”环节,实现人民选举、知情、参与、表达、监督“五项”权利,不断丰富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在基层实践。拓宽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将402户共划分两个区、四个网格,建立“积分银行”管理办法,通过“表现换积分,积分兑奖励”的方式,努力调动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向纵深推进。深化代表联系选民工作机制,以“数字人大”平台建设为契机,推进“码”上见代表小程序应用,提升人大工作数字化应用水平,为代表履职和基地运转提供精准保障,使群众通过“全天候联系”实现“全过程参与”,去年以来累计收集群众反映的小区物业、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6大类35条意见建议,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展“选民议事会”,围绕搜集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召开由村支“两委”、人大代表、选民代表、选民五方参与的“选民议事会”,充分听取大家意见,最终形成一系列具体行动计划和措施,由村委会负责实施,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到社区内健身器材、停车问题,大到小菜园建设、阳光房搭建,村民们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真正体会了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开展“与民同行”代表小组议政,群众反映的问题在村内解决不了的,由人大代表反映到镇人大主席团,由镇人大主席团按照“一事一议”原则,召集召开代表小组议政;镇人大主席团解决不了的,可以上报到区人大常委会,及时组建代表小组,召开“与民同行”代表小组议政。实践点建成以来,累计召开代表小组议政会议25场,精准破解一批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

聚焦“最管用”,让基层民主实践成效更有温度。刘河社区构建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民治民享”基层治理新格局,努力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工作上来。及时回应群众急难愁盼,深入开展“惠民生 助发展”代表主题活动和季度代表专题活动,做到实践点代表常住、群众常来、活动常办、意见常提、实事常办,努力实现代表联系群众数量、群众通过代表反映诉求数量、代表推动解决问题数量“三量”提升。有效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小到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创建,大到乡村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走访、调研、议事等方式,先后推动解决了“阳光房搭建”“中医馆建设”“槐香桥修建”等35件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刘河社区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绿美村庄等荣誉称号。精准助力乡村产业发展,针对村集体500亩“稻菇”(赤松茸)轮作项目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及时开展座谈调研、选民议事等工作,促进了人力、物力、智力等各方面资源的有效集聚,形成了发展壮大刘河赤松茸产业项目的“一揽子”计划,目前,赤松茸亩产超3000斤,净利润每亩约1万元,忙时用工超过100人,村集体经济实现增收25万元,直接带动26户群众实现增收致富,有效推动了“强富美高”新刘河建设向更高标准迈进。

淮阴区人大常委会总结梳理淮高刘河基层民主实践点建设经验,按照“建管用”并重的思路,努力推进基层民主实践点建设软硬件实现提档升级。全区新建成高家堰、徐溜镇、丁集镇、刘老庄、马头镇等5个各具特色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切实让人大阵地强起来,人大代表动起来,人大工作活起来,努力为基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谱写新篇章。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