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通过手机APP点外卖,从品牌连锁店到小餐馆,在‘明厨亮灶’模块都能看到食物在后厨的制作过程,这让我们吃得更放心了。”大学生小赵开心地表示。这是今年海安市人大开展届中部分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质效“回头看”的成果之一。
自2022年以来,海安市第十七届人大已有70件民生实事项目经代表票决产生,涵盖了医疗、教育、就业、养老、城市更新、交通出行等各个方面。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市人民政府的积极履职、人大代表们的关心助推下,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变成了一件件高兴事、舒心事、幸福事,既擦亮了海安的“民生底色”,又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完善制度机制 让为民履职有章可循
为保障民生实事项目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完成,海安市人大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办法,确保更好发挥人大常委会职能优势和人大代表作用,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海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民生实事项目闭环式监督的实施办法》。办法中明确从项目征集、确定、实施、监督、调整、评价等方面确定市人大、市政府、人大代表在民生实事项目闭环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职责、目标,确保项目实施能最大程度地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
——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党组会议暨第22次主任会议讨论通过了《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方案把全面提升政治能力、履职水平和工作质效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关键所在,创新开展铸魂赋能、调研献策、服务惠民、监督提效等“八项行动”。在监督提效行动中,提出对民生实事项目开展跟踪督办,由常委会领导牵头,相关专工委和人大代表联合行动,定期了解实施进度,提出意见建议,促进实施项目更好落地见效。
——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主任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组建市十七届人大代表专业小组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开展专班监督,发挥代表来自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特点和优势,对人代会确定的重点目标任务,采取“一位常委会领导、一项重点工作、一个代表专班”的方式进行跟踪,推动相关重点工作高质量落实。
除此之外,市人大更新完善了常委会各项制度办法,包括民生实事项目监督、代表履职评价和激励机制等,进一步提升了人大及其代表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出台《海安市人大代表履职积分评价办法(试行)》,进一步引导人大代表在助力民生实事项目、参加监督活动、参加重要会议时更为有效发挥作用;制定了《关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 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施意见》,以“五抓五促”推动代表更好地为民代言、为民用权、为民谋利。
项目来自群众 让民生实事更接地气
“家里就我们老两口,煮一次能够吃好几顿。”“下班到家都已经12点,做完饭菜接近1点了,基本上没时间午休。”“孩子在海安中学上学。我们就在附近的如意佳园租了房子陪读,连菜市场在哪儿都不清楚。吃饭真成了难题。”……言者无心,听者有意。2023年10月,海安市人大代表马海莲在走访群众的时候,将群众的“心声”记在自己的履职工作簿上。晚上在整理意见的时候,一个想法在脑海中诞生:如果如意佳园有一个能为附近群众提供饮食的助餐点,那群众的问题岂不是迎刃而解?
同年11月,海安市人大会同市政府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新媒体和座谈会等多种途径,面向广大群众、人大代表、政府组成部门和各区镇街道四个层面,征集全社会对民生实事票决项目的意见建议,以线上征集和线下征集、部门提出与群众建议相结合,最大限度汇聚民智,全力保障民生实事项目的广泛性、普惠性。
借助这股东风,关于助餐点的想法很快反馈至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并转市政府梳理汇总。按照贴近民生、普惠于民、城乡兼顾、财力匹配的原则,经市政府多次筛选论证、市人大常委会第31次主任会议详细讨论后,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涉及促进就业、社会保障、扶残助困、交通出行、教育惠民等民生重点领域的10项25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
“经海安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投票表决,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为:新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驿站20个,建设农桥26座,改造提升社区助餐点8个,新改建5G基站400个,新增新能源汽车共享充电桩100个,将城乡居民参保登记、医保费用报销等15个服务办理事项下沉到村(社区),为困难职工提供医疗救助600人次,完成5个老旧小区改造和新建城区便民疏导点9个……”1月14日上午,主持人公布了由324名市人大代表票决产生的2024年20件民生实事项目结果。
会后,马海莲感慨道:“人大代表来自群众,实施代表票决制,就是把项目的决定权交到了群众手中,真正做到从‘为民做主’转变为‘由民做主’。”
实施闭环监督 让实事项目落地有声
民生实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施民生实事项目闭环式监督,是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的必然要求,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际行动。
每年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将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列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同时将各项目的督办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民生实事项目督查工作分解表,明确常委会牵头督办领导。市人大相关工委根据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将民生实事项目督查融入日常监督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加强督办,对项目实施进展、经费保障落实、项目质量、社会效果等进行跟踪监督,重点对存在困难的项目进行跟进,助力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民生实事项目按序时高质量完成。
“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要协调联动,加强督查指导,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医保服务可视化一体机在刚刚使用时,如果有志愿者在旁指导,体验感应该会更好。”“就业服务站内的帮扶政策及企业用工信息要及时更新,才能让求职者有更多的获得感。”……每年年中,市人大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街道议政代表集中视察当年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通过现场看、仔细听、当面问等方式详细了解项目建设情况,掌握其中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2024年,在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后,时隔54天,市人大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堵点问题的项目进行了视察,代表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出谋划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2023年,市人大与市政府共同视察了河道整治、桥梁改造、“一老一小”、交通出行等项目现场,并就实事项目召开推进会议,围绕下一阶段工作,听取政府分管负责人、部分市人大代表、承办部门负责人的想法和建议,进一步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细落实。
“市政府坚持在平稳发展中保障民生,高质量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实现政府决策与民众需求的精准对接,做到对群众负责与对工作担当的高度融合。”2023年11月29日,在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市政府负责人向常委会与会人员报告了民生实事项目办理情况。这一议题与市人大建立年终问效监督机制有关。每年年底,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当年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的报告,并结合审议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对未能按照预定时序进度完成或代表满意度测评不高的项目,将开展专题询问,并做好后续跟踪监督,最终形成闭环,确保将民生实事办成群众期盼的“民生工程”、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对质效“回头看” 让成果更加惠及民生
“2022年建设的50家‘明厨亮灶’示范餐饮单位是否一如既往地将厨房场景展示给顾客?效果还能不能再提升?”“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种类有哪些?多久一次?”“2023年实施的家庭监护缺失、教育缺位未成年人关爱行动,效果如何?”随着越来越多的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部分人大代表对已建成的项目管理情况、运行情况、服务群众等情况想了解清楚。
有鉴于此,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工作领导组,于今年4月-6月对届中部分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质效开展“回头看”;精选百姓最关切的就业、养老、强农、教育、安全等14件项目,联动区镇街人大组织823名代表深入基层、走访受益群众8033名,走进项目现场57个,以“拉家常”形式了解群众满意度。同时,常委会工作机构牵头5个专业代表组下沉一线,召开座谈会5次,听取情况汇报9项,实地查看项目18个。通过查找2022年以来民生实事项目质量效果、作用发挥、长效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共收集意见建议89条,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并附问题清单交市政府“拾遗补缺”,推进既有实事项目质效“最大化”,促进今后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更加贴近民心、贴近需求,进一步提升群众参与度、获得感。
7月中旬,海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表示:“感谢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将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网络餐饮治理项目,使广大群众在点外卖时将店铺后厨的动态一览无遗,以城市食品安全数字化监管新模式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将进一步丰富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与形式,更好发挥代表作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把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真正落到实处。”海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张亚曦表示,“市人大将进一步按照‘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要求,凝聚代表力量,切实推动解决民生实事项目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让项目成果更加贴近民意、惠及民生,确保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