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在苏州市吴中区人大常委会各“家站点”,一场场选民接待活动接连开展。各级代表深入基层一线,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以实际行动诠释人大担当,彰显为民情怀。
当前,吴中区人大常委会正构建“一镇一品”“一街道一特色”品牌矩阵,以“家站点”迭代升级为牵引,坚持“建管用”一体推进,打通基层阵地平台“建管用”全链条,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在基层落地生根。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质效,让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到实处。
(图为苏州市吴中区人大常委会调研“家站点”品牌化建设)
品牌建设全域覆盖
“得益于人大代表的帮助,我们的新产品将如期推向市场。”近期,在吴中区胥口镇人大代表的帮助协调下,苏州瑞得恩光能科技有限公司顺利申请到可用于新品测试的公租地块,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位列全国“百强镇”第68位的胥口镇,是吴中区乃至苏州市的工业重镇。去年,胥口镇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精心打造“胥心为民”人大工作服务品牌,引导全镇92名人大代表深入企业一线、靠前服务,当好企业发展“贴心人”。结合“胥江议事”“代表问胥”“问胥•赋能产业链”等主题活动,代表们及时推动解决企业用地保障、不动产证办理、税务电力等问题230余个。
放眼吴中,“胥心为民”这样的人大工作品牌不在少数。2022年起,吴中区五届人大常委会在全区范围展开基层人大工作品牌建设工作,引导各镇(街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炼挖掘具有地方特色和辨识度的人大工作品牌,不断探索和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吴中实践。截至目前,全区14个镇(街道)全部完成人大工作品牌建设,实现区域全覆盖。
按照“一镇一品”“一街道一特色”相关要求,一个强有力的品牌矩阵在吴中建立起来。“品牌矩阵是开展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有力抓手,通过人大工作品牌体系建设,将全区人大系统拧成一股绳,连点、串线、成面,合力构筑全区人大工作亮点版图。”吴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方伟军表示,吴中人大将持续深化品牌矩阵建设,完善区镇人大联动机制,激发基层活力和创造力,不断丰富代表履职主题活动,引导代表高效履职。
阵地体系迭代升级
品牌矩阵的打造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建立有效的载体平台和良好运行机制。
(图为宝带桥)
在吴中区城南街道,一座静卧千年的宝带桥,串起了大运河畔的古韵今风,守护着居民的幸福生活。辖区各个“家站点”,也犹如一座座无形的桥,架起了代表选民的“连心桥”。城南街道人大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宝带连心”品牌推出以来,街道人大工委已建成1个代表服务中心、8个人大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联络站、3个人大代表联系点,形成“1+8+3”的代表履职阵地体系,织密了代表群众“联系网”。
类似的阵地体系正在广泛铺开。吴中区五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立足吴中区作为吴文化重要发源地和集大成者这一特点,引导各地深挖区域特质和历史文化资源,打造自成亮点的“家站点”履职平台,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推向纵深。
家门口有了居民议事主阵地。“香山·帮”品牌建立以来,香山街道人大工委不断创新搭建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聚焦“树荫下议事”“楼道议事角”等场所,成立各具内涵的人大代表联络站,解决了修路筑渠、政策解读、村居环境提升等一批群众关心问题。
(图为吴中区人大代表和选民“树荫下议事”)
找代表成为群众办事新习惯。“渎+建言”品牌推出后,木渎镇“家站点”成为代表履职的载体、企业信任的平台、服务发展的空间,去年开展代表接待活动50余场次,服务企业530多家。
今年,吴中人大还不断拓展“家站点”内涵与外延,打造更多百姓身边的“微单元”。在红庄社区中心区域,吴中区人大常委会委员、社区负责人钱志林将闲置用房改造成温馨小站,也融入了选民接待功能。“不仅是便民服务点,还是选民接待点,设计很巧,服务很暖!”不少居民为之点赞。
阵地体系日趋完善,履职效能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吴中区人大常委会已在全区建成136个“家站点”,包括21个人大代表之家、104个代表联络站和11个代表联系点,让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基层、贯通到各级。
代表履职提质增效
走进位于吴中区叶山岛西南部的徐湾村,挖机轰鸣作响,工人们加紧道路、管线施工,一派繁忙。得益于一份人大代表建议,这个20多年无人居住的太湖古村,正在迎来“新生”。
去年年初,吴中区人大代表徐宏寅在区人代会上提出《关于对叶山徐湾古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的建议》,建议得到相关单位和部门的重视,被列入区人大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建议。在当地人大、政府共同推动下,徐湾村修缮保护工作已经全面启动,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全新亮相。今年3月,该建议还入选了全省百条优秀代表建议。
(图为正在迎来“新生”的徐湾村)
从一纸建议到落地见效,徐湾古村的“焕新”离不开当地人大和人大代表共同努力。在矩阵建设引领下,吴中区人大代表们齐心协力,发挥行动自觉,积极履职尽责,精心呵护品牌形象。
在“宝带连心”人大代表服务中心一隅,融合了司法援助、普法宣传的“丁文芳代表工作室”总是格外热闹。在吴中区人大代表、区人民法院木渎人民法庭庭长丁文芳牵头带动下,志愿者们走进中心,举办案例发布、普法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切实为民众提供法律服务。
电商时代,如何推动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吴中区人大代表、苏州盛风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创意设计总监盛风就“加强非遗传承工作”提出多条相关代表建议。在她的呼吁下,一众代表围绕相关话题积极建言献策,形成履职合力,推动非遗传承人认定标准改进、非遗人才培养等工作取得实效。
在香山街道舟山花园社区,吴中区人大代表、社区党委书记张明霞努力协调各方资源,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有效解决“部分路段交通设施不足”“电动车停车难”等问题,点亮居民的幸福路。“百姓的满意度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尺。未来将继续发挥联系群众优势,把更多百姓需求落到实处。”张明霞说。
随着品牌矩阵的构建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代表积极行动起来,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度融入吴中街头巷尾,讲述着恪守初心、为民履职的人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