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协
    江苏人大网 > 市县传真 > 徐州 > 正文
沛县人大:“代表+N”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2023-12-28 14:49  来源:沛县人大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自2022年全市推动五级人大代表“助力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江苏沛县人大常委会强化组织领导,创新活动载体,探索“代表+N”模式,有效激发广大代表的履职热情,凝聚起全县各级代表感恩奋进、助兴促振的强大合力,彰显了五级代表“敢为善为挑重担、务实落实扛重责”的使命担当,绘就了人大代表助推高质量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以“代表+站点”为平台载体,激活履职尽责的“动力源”

为进一步增强代表主动参与助力乡村振兴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县人大常委会注重从提升代表素质入手,依托代表工作站和联络点等阵地,全方位加强代表履职能力建设。

思想觉悟“提提神”。围绕市县人大助力活动方案实施,结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和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县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关于在全县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五带五当”主题活动的意见》,通过深入开展“五讲代表”创建、“六个一”读书、“四比四看四增强”(比政治觉悟,看思想行动,增强责任意识;比学习热情,看履职水平,增强创新意识;比服务群众,看联系选民,增强服务意识;比工作实绩,看社会评价,增强发展意识)等系列活动,赋能提升、凝心铸魂,提振代表精气神,激发代表助兴促振的内生动力,做到“党委有号召有部署、人大有响应有行动,群众有呼声有诉求、代表有回应有作为”。

能力本领“练练兵”。系统归纳集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乡村振兴重要论述、法律法规、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相关制度文件汇编成册,作为每位代表履职助力的必修课。不定期邀请专家、教授、学者开办讲堂,对代表开展涉农政策理论及实操业务知识培训。组织举办“代表讲坛”上台交流人大感悟、讲好代表故事、分享履职经验,让代表在讲中学、学中讲,不断提升代表的“宣传政策会讲、接触群众敢说、了解情况善问、建议意见能写、解决问题有法”的综合素质能力。

履职承诺“亮亮相”。聚焦助力“三对象”(54家农业龙头企业、4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16家示范家庭农场),当好“四大员”(政策法律的“宣传员”、建议落实的“监督员”、畅通民意的“信息员”、解决问题的“服务员”),做到“五个一”(组织一场业务培训、开展一次专题调研、提供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办好一件民生实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345”工作目标,各级人大代表向所在选区和服务对象亮明各自身份和岗位职责,公开承诺助力事项,并列入代表年度述职报告,自觉接受助力对象以及社会各界群众的监督和评议。

密切联系“聊聊事”。按照“双联”制度要求,依托全县77个代表工作站、238个代表联络点“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宣传站、大讲堂、实践地”功能,充分利用代表进站接待选民固定日、代表议政日、代表统一活动日、代表进村(社区)联络点接待选民等活动,让经营主体“有事找人大代表”“有事能找到人大代表”。各级人大代表深入生产经营一线,把工作站搬到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施工现场,主动与经营主体沟通交流,倾听群众意见诉求,帮助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助力经营主体谋思路、找路子、培产业、选项目,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的代表联系经营主体“双向奔赴”。

以“代表+调研”为基础支撑,探寻解锁难题的“金钥匙”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密切联系群众、摸清真实情况,汇集“金点子”、找准“良方子”的重要途径。县人大探索“四诊”工作法,有效提升了靶向施策精准度。

“坐诊”摸实情。迭代升级了“一网六平台”信息化应用系统,各级代表全员在线安装使用了“沛县人大”手机APP,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坐诊”,及时了解群众呼声诉求,畅通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渠道。全县1500余名人大代表下沉到县级6个、镇(街)17个、村(社区)54个代表工作站,与经营主体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点对点答疑,倾听所思所盼,帮助纾困解难。共接待群众6000余人次,收集相关意见建议1600余条,已解决1500多条。

“巡诊”把准脉。县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建立代表定期走访调研制度,全面开展“巡诊”大调研,以助推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为监督重点,聚焦粮食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种子“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落实等议题,深入实地听民声、知民意,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促民富。共开展各类视察、调研、检查、询问300余次,发现问题120余个,推动解决90多件。

“出诊”找症结。各级代表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带着问题“出诊”。针对经营主体对产业政策掌握不精准、发展瓶颈难破解等问题,各代表工作站成立“兴业促农助力小组”,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多”精准对接,助推产业提档升级。通过“三听三问”(听市场主体、听基层代表、听普通群众的意见建议,问所期所盼、问突出问题、问工作良方)方式,引领提升了全县314家涉农经营主体运用政策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

“会诊”开处方。各人大主席团根据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规范办理流程,由县、镇街两级人大集中“会诊”,按照分级分层、分类别和工作属性给予督促解决。属于镇街解决范围的,由镇街人大转交有关单位、部门依法办理;属于县级层面或上级机关、部门解决的,由县人大常委会转交有关单位、部门依法办理。明确专人实时跟进、限时办结,确保经营主体急难愁盼问题及时有效解决。

以“代表+示范”为关键路径,打好旺业富民的“组合拳”

为凸显代表“生力军”作用,县人大探索实施了“我参与、我带头、我示范、我推动”的“助力展风采——代表在行动”计划,让实体经济典型代表化身“导航仪”“领头雁”“急先锋”,形成“群雁矩阵”效应,在助兴促振的广阔舞台上干事创业、建功立业。

示范标杆“引”。充分发挥产业代表中坚力量示范引领作用,依托电商产业园、创客中心、职教农管家等培训基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通过“网格+”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产业代表开展“菜单式”“点穴式”培训,有效提升产业代表发展致富、引领带富能力。县人大代表、“电商达人”杨绍金“借船出海”,巧打“汉兴1978”旧厂改造项目“组合牌”,创办了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产业园,构建了苏北淘农村电商和新农菁英两个“三农”服务平台,打造出“公司+平台+农户+品牌+渠道+农业金融服务”六位一体的“沛县模式”,现已成为沛县新一代“网红打卡地”、文化产业新地标。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0余人次,孵化农村创业项目20余个,服务涉农企业130家,推出电商农产品品牌60余个,带火了“桃滋姐”“许妈妈”“沙河印象”等系列品牌,电销农产品300多种。东西部电商扶贫陕西、青海、新疆等地区,助农销售5000余万元,带动就业2000余人。该产业园项目获批农业农村部创新创业典型案例。

产业基地“带”。县人大结合县域沿微山湖、沿大沙河两大现代农业产业带“两沿”战略布局实施,引导龙头企业代表整合优势,带动产业基地转型升级,推动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驶入“新赛道”。在市县人大代表卢海林、高海涛的引领带动下,敬安镇辣椒制种龙头企业发展扶摇直上,江苏恒润投资3.31亿元建设了种子研发中心、交易中心、多功能现代育苗实验室和辣椒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目前已全部建成投用,辐射带动6000多亩集中连片制种田,为4万多农民提供务农生产,实现年产值超1.2亿元,新增农民收入3000多万元。该企业致力打造辣椒制种产业的“沛县航标”,依托“院士工作站”增强新品研发能力,建立苏北最大的种质资源库,大大提升种质“芯片”父本保存能力,稳固了种业领先地位。江苏苏润投资1.2亿元新上了占地面积1500亩的浩大食品深加工项目,拓展了辣椒全产业链增值增效空间。鹿楼镇人大主席贾春雷依托大沙河滩面丰富的林业资源优势,协调会商相关部门为滩面金蝉养殖专业合作社解决土地、资金、技术等经营难题,助力建成全国首家智能孵化活蝉苗基地,亩均收益1万元。在镇人大代表王曼的示范引领下,发展金蝉孵化养殖类经营主体36家,10亩以上规模养殖户3000余户,养殖面积达5万余亩,年产金蝉2000吨,年销售收入超4亿元。小小金蝉子催生大产业,唱响了“念好蝉字经带富一方人,林下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协奏曲”。

惠农政策“扶”。全县各职能部门人大代表,结合本行业性质特点,用心优化营商环境,倾力扶持产业发展。市人大代表颜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引领县农商行创推“小微贷”“苏农贷”“苏科贷”“微企易贷”等专属贷款产品,以满足经营实体多层次融资需求,高效推动“稻米贷”“辣椒贷”“牛蒡贷”“果品贷”“金蝉贷”“西瓜贷”等一批特色农产品专属信贷项目落地生根,共发放各类信贷扶持资金1367户、3.78亿元。同时,在全县创设了312个“沛泽驿站”,将服务“三农”触角延伸至村组,把银行搬到了百姓“家门口”,倾情为农户提供助农取款、代收代缴、贷款业务受理、普惠金融知识宣传等“一站式”服务,打通了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后一百米”。

以“代表+督办”为有效手段,赋力提质增效的“助推器”

为切实提高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质效,县人大常委会出台了《2023年县人大代表督办方案》,各承办单位按照“办前了解意图、办中沟通协商、办后跟踪回访”的要求,强化组织保障、压实办理责任、细化办理措施、规范办理程序、注重办理实效,认真做好乡村振兴代表建议和审议意见办理工作。

完善机制协同办。围绕落实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涉及乡村振兴 66件建议以及代表调研发现制约产业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督办工作,健全县委常委和人大领导领衔重点督办、各工委对口专项督办、代表工作站定向督办、新闻媒体跟踪督办的多层次建议协同督办机制,以点带面推动各项问题有力有序有效解决。

定期回访督促办。建立健全回访制度,承办单位答复代表时限结束后,及时对提出建议的代表进行回访,充分听取和吸纳对承办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要求承办单位就重点问题与代表进一步沟通解释,确保办理答复质量,推动实现代表对办理态度和办理结果“双满意”。

重点问题跟进办。为确保代表建议在法定时限内高质高效办理,强化重点建议重点督办。县人大代表、丁溜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吕夫梅针对本地牛蒡种植不连片、缺技术、品相差、销路窄、价格上不去的问题,提出“扣紧牛蒡产业链条,推进特色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镇人大主席团加大督办力度,采取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买单”、人大“验单”,落实清单条目式销号办结,流转土地800亩,建立了“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推动该村发挥“航天牛蒡”育种优势,扩大“股田制”牛蒡种植基地2000多亩。通过规范经营管理和上下游企业的引领带动,发展连片种植牛蒡20亩以上的大户达50多户,年产优质牛蒡突破6000吨,拉长了养生牛蒡产业链,鼓起了蒡农的腰包。同时,该村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积极打造红色主题教育基地,精心策划了“红色+绿色”“文创+乡愁”沉浸式“丁溜一日游”精品线路,绘就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美丽画卷”,2022年,该村跻身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黄浩)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