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各地人大代表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自觉肩负起光荣历史使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副院长王立峰一直从事微纳系统动力学方面的基础研究。眼下,他正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开展纳尺度器件振动问题研究,全国重点实验室内,研究团队在最小直径仅为5微米——也就是头发丝1/15、而厚度为纳米量级的薄膜上观察振动情况,采集大量试验数据,为在纳米尺度下传感器的研发夯实理论基础。王立峰表示:“希望这些研究工作能为基于机械谐振器的这种传感器提供支撑,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精度。”
在常州的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省人大代表、首席技能专家刘云清正在对公司新研发的设备反复调试。这台双主轴双刀塔自动化车床,主要生产涡轮增压器中的关键零部件,实现了生产技术二合一、无人化自动生产,生产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原先我们买的是进口的,进口的比较贵。我们开发了一款适合我们公司生产产品结构这种需求的,比进口的一个成本更低,效率各方面应该比进口的设备还要好一些。”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各级人大代表共有的感触。扬州江都区人大代表、中节能启源雷宇(江苏)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旗分享自身经历说,他们公司制造的高电压试验检测设备,此前一直被瑞士哈佛莱、德国海沃两大巨头所垄断。正是经过多年持续地科技创新,他们实现了追赶,不仅价格上更便宜,对于能源供应安全也有重要意义:“公司每年都研发四至五个新产品,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占比都在7%左右,并保持逐年上升趋势。今年还引进博士进入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新项目、新产业的研发。”
对徐州市人大代表、汉斯半导体(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波而言,以碳化硅、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具备耐高压、耐高温、低损耗等特性,正逐步成长为市场聚焦的新赛道,但也面临不少“成长中的烦恼”,如原始创新和面向应用的基础研究能力较弱,关键装备和原材料依然高度依赖进口,产业生态尚未建立等:“我们一方面持续加强第三代半导体的技术开发和科技创新,一方面推动横向联合和上下游产业链密切协作。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拓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我们一定再接再厉,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担当,在研发上多投入,在生产中靠人才,在质量上重把关,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才。刘云清代表在今年初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建议,已经得到相关省级部门回复并被重点督办。日前,中车·常州“三位一体”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在常州经开区开工建设,中车将与职业院校共同搭建产教融合基地,让技术专家、技能大师进校园,让企业制造技术、培训课程进教材进课堂,加速培养更多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王立峰代表则坚持为高校培养、留住青年人才建言献策:
“我提出了关于为青年教师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的建议,我们国家包括学校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一些人才项目都做出了一些调整,给更多的青年教师机会,他们的待遇也获得了提高。”
(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