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有一群人的作用不可替代,也不可磨灭。他们既是国家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也是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他们就是人大代表。
2008年1月,时任张家港普坤纺织公司工人潘金凤成功当选江苏省十一届人大代表,这是江苏省人代会首次出现农民工代表。得知消息的潘金凤既诧异又惊喜,18岁便进厂成为“纺织女工”的她,因为勤奋,很快就成长为技术能手,担任了组长、班长、车间副主任等职;又因为热 心,她成了厂里职工姐妹的“潘大姐”,职工们遇到什么困难事烦心事都会向她寻求帮助。就这样,潘金凤被单位推荐去参选张家港市的人大代表,再进一步推选为江苏省人大代表。“当时就一个想法,就是我当了这个人大代表,身后站着900万农民工,要给他们做几件实事。”潘金凤回忆道。
五年的履职期间,最令潘金凤感到骄傲的便是提出了“希望解决农民工子女在暂住地高考的问题”的建议。潘金凤记得,当时,因受户籍和学籍限制,农民工子女在高考前必须回原籍升学。有一位女工曾向她哭诉,自己女儿在张家港当地高中读书时一直名列前三,为了高考她提前一年回到老家,却因为各方面无法适应有了心理障碍,最终缺席了当年的高考。这个遗憾一直萦绕在潘金凤的心头。于是,在2009年,潘金凤带了一份关于率先打破省内户籍制,允许农民工子女在暂住地参加高考的建议,这个建议在当年就得到了落实。
广泛的代表性,奠定人民代表大会的民意基础。从省一届人大代表不到500名,到如今省十四届人大代表约800名。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人大代表从数量到阶层都大有不同,越来越多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被选出。在最新一届省人大代表中,妇女代表接近四分之一,工人和农民占到五分之一,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民族都有人大代表。
五届省人大代表高志刚是扬州灯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履职20年,始终在为“残疾人代言”。扬州灯泡集团原先是由高志刚父亲带领员工特别是一帮残疾员工,靠着艰苦奋斗创下的企业。2002年,高志刚接手企业,也接过了扶残助残的“接力棒”:一面苦心经营,让公司规模和业绩增长了10倍,在厂残疾员工不仅能得到合适岗位,一些组织能力强、工作熟练的甚至走上了领导岗位;一面走访调研,听取意见,在工厂内部实行残疾员工的工资分配“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人代会上提出包括优化残疾人社会保障、残疾人企业的用工及税收扶持、重度残疾人就医优惠政策等,用“灯泡”的微光,照亮残疾人的生活梦想。高志刚说:“多年来,在残疾员工的待遇提高上,我提了很多建议,几乎每年都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关于提高残疾人待遇一个议案。我们是做好基础工作,再请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代会上帮我们呼吁,残疾人享受的福利待遇无论是金额还是条件,都越来越好。”
五届省人大代表、江苏三法律师事务所主任孙勇履职过程中最“骄傲”的时刻莫过于《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通过的那一刻,这是省内首部由律师团队起草的法规,浓缩了全民族的家国情怀、和平心声。孙勇回忆,从正式接受委托,到当年国家公祭日不到7个月。这期间,还需经市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和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程序,时间极为紧张,但绝不应付。
在课题组成立了以后,律师团队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民意调查,他们在南京市11个区发放了2200份民意调查函,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大众反映的情况来看,78.1%的人是赞同能立这一部地方法规的。45个昼夜、30多场座谈会和论证会,他们收集整理了200万字的参考资料,完成了13万5000字的立法前评估报告。
这部法规出台和施行前后,全社会反映强烈、高度肯定。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也从此作出决定,要求今后重大地方立法项目都必须进行立法前评估。
(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 林若瑄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