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协
加强价格监督 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2013-04-24 16:58  作者:陈桂华 沈纯中

  “这批西红柿你们菜农卖给批发商多少钱一斤?”

  “你们黄瓜从批发商那里拿多少钱一斤,现在卖多少钱一斤,摊位费一个月要多少钱?”

  “你感到物价上涨对你们的生活水平有多大影响?”

  5月上旬,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解民率执法检查组,赴盐城、常州、镇江三个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江苏省价格管理监督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执法检查组在听取省、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执法工作汇报的基础上,深入田头、进菜场、访超市,全面了解我省“一法一条例”的执法情况。

  “一法一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切实履行价格调控、管理、监督和服务四大职能,认真落实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措施,全省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CPI指数“十一五”期间年均上涨2.9%,去年上涨5.3%,均低于全国平均0.1个百分点。

  建立健全物价调控机制。2011年恢复建立价格调节基金,省财政安排预算资金5000万元,全省各级预算共安排2亿元,专项用于价格调控。建立重要商品储备制度,针对重要生活必需品,省、市两级都确定了重点保供企业,在13个市落实粮油应急加工、供应企业1324家。推进平价商店建设,全省已建成并挂牌运营平价商店773家,去年合计销售地产蔬菜约1.7亿公斤,为市民减轻“菜篮子”负担9500多万元,为农民增收约3700万元。2005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困难群众物价上涨动态补贴机制,从去年起将物价补贴由按季发放改为按月发放,并扩大救助范围,改进补贴方式,当涨幅在5%以上时,补贴标准在当月补贴基础上增加50%。

  强化价格管理和监督。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对农副产品、工农业生产资料、工业消费品等12个大类2688个重要商品价格实行定期定点监测,重点做好生猪、粮油、肉蛋菜、化肥、钢材、水泥等重要商品和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监测,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价格预警定量指标研究,出台了应对价格异动工作方案。加强定价行为指导,出台了制止不正当价格行为、牟取暴利规定,在全国率先制定明码实价规定;开展价格诚信单位认定工作,努力营造诚信经营的社会环境;认真开展专项整治,依法查处价格欺诈、串通涨价、乱涨价等违法行为,“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查处价格违法案件20286件,实施经济制裁8.03亿元。畅通举报维权渠道,通过价格举报处理窗口、“12358”、“12345,有事找政府”举报热线等多种方式,建立健全了以电话、信件、电子邮件为主要支点的举报受理网络,形成了多途径、广覆盖的价格权益诉求平台。去年全省价格系统共受理价格咨询和投诉22387件,立案查处5689件,实施经济制裁2515.5万元。

  强化民生价费监管和公示。制定关于缓解价格热点和难点问题的21条政策措施,出台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政策,规范高校、民办学校和幼儿园收费行为,规范医疗服务价格行为,改进房地产价格监管方式,强化明码标价和备案管理。全省各地基本建立了覆盖报纸、电视、网络等的全方位民生价格发布体系,提高价格信息透明度、规范企业价格行为、引导居民理性消费。积极开展清费减负治乱工作。自2007年以来组织了五次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收费项目由374项减少到182项,项目数减少一半,累计减少收费200多亿元,降低了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成本。

  在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丁解民副主任在肯定我省价格执法工作成绩的同时,对存在的困难和薄弱环节作了分析。他说,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并未根本消除,稳定价格总水平面临较大压力。一是由于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以及资源性产品价格、环境保护成本不断上升,成本推动带来的涨价趋势不可避免。二是由于农资价格、用工费用、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更多的农副产品生产者逐步成为净消费者,影响着供求平衡,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不可避免。三是全球实体经济需求的扩张、流动性的过剩以及国际市场的投机炒作都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加大了输入性通胀压力。四是价格调控手段比较薄弱。首先价格调节基金规模较小。我省价格调节基金总规模在2亿元左右,与广东、山东(分别达到16亿元、13亿元)等外省相比,基金规模太小。其次重要商品储备未能落实到位,部分县(市)储备制度尚未建立。以猪肉储备为例,全省计划储备规模28500吨,而目前实际储备仅19422吨,完成计划的2/3,不能适应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时平抑市场的需求。

  另外,现行法律规定的价格监管手段非常缺乏,检查难,处理更难,亟需在价格调控、成本约束、市场监管等方面增加法律手段,增强行政执法能力。

  “以韭菜为例,从生产基地到经纪人由2块钱增加了八分钱,经纪人到批发商,又增加了4毛钱;到零售商则卖到4块8毛几。也就是从生产到批发三个环节中,利润率大概在25%左右,而从批发到零售这一个环节,价格几乎就翻了番”。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潘永和结合自己参加执法检查时的感受说。可以看出,获利最高的就是零售这一环节,有的蔬菜甚至加价两倍到三倍。因此,降低菜价最好的途径就是搞好流通,减少中间环节,推行“农超对接”、“产销对接”等销售模式。

  “南京有8万清真人口,猪肉十几块钱一斤,而牛肉要30元一斤,有些家庭一个月都吃不上几次牛羊肉,确实非常困难”。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薛和建议对有特殊需求的少数民族中的困难群众要区别对待,提高补贴标准。

  在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委员们认真审议,各抒己见,言语间流露出物价上涨对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影响的关切。

  委员们建议,政府要进一步加强价格管理和监督,对不合理涨价要进行政府干预,对暴利行为要依法处治。要健全公共产品调价听证会制度,听证要加强成本核算,公示成本情况,再进行价格听证。政府要加强调控手段,狠抓贯彻落实。要提高价格调节基金、社会保障基金和还债准备金规模,提高应对市场价格波动的能力。要完善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对有特殊需求的少数民族中的困难群众,要充分关注,区别管理,完善动态补贴机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政府要抓好生产,搞活流通,从源头上解决好物价问题。全力抓好“米袋子”和“菜篮子”工程,加强基地建设;加强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合理规划和布局农贸市场,积极推进农超对接、产销对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关注生产及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严格准入,加强监管,切实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