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协
徐州:作出预防打击电诈工作决定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2024-12-31 10:20

徐州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情况。

为进一步推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2023年7月,徐州市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在全省率先作出《关于加强预防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决定》,助推全市电诈案件立案数、案损数实现大幅下降,国务院、省联席会议20余次表扬徐州经验做法。

立足职能,筑牢反诈“防火墙”。《决定》根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要求按照整治两“卡”(电话卡、银行卡)、严控两“口”(柜面支付、非柜面支付)、制度堵漏、技术反制、打点断线的工作思路,从宣、防、打、管四个方面提出47条具有创新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防范举措,有效压缩犯罪空间、减控财产损失、提供破案线索,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此外,针对“两卡”办理及交易过程中常见的可疑行为,梳理出5份重点关注情形及处置措施清单,为从业人员快速识别、果断处置涉诈账户和可疑交易提供“操作指南”。在公安机关和四大运营商之间完善“双向推送、双边核查”联合风险排查管控机制,建立“高频呼出异常特征电话卡”预警模型,健全多层次的反诈奖惩机制,助力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强力推进,织密防诈“保护网”。《决定》出台后,市人大常委会相继召开交办会和推进会,对预防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同时,综合运用法定监督方式,听取审议关于全市公安机关预防、打击隐性犯罪和新型犯罪工作情况的报告,组织代表持续开展预防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决定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对25家部门贯彻落实《决定》情况开展专题询问等,打好监督工作“组合拳”推动《决定》落实,取得明显成效。

招招管用,护住群众“钱袋子”。《决定》实施以来,全市通信企业拦截诈骗电话1.97万次、短信698.15万条,清理风险号卡70.4万张;各商业银行累计分级分类管控银行账户5438万户,堵截异常开卡540余起。全市新增“两卡”犯罪中,涉新卡犯罪仅占10%。全市12所高校和2518家中小学均开设反诈课程。截至目前,全市电诈警情数、立案数、损失数同比大幅下降,初步遏制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发势头。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