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大网 > 自身建设 > 机关文化建设 > 青年学堂 > 正文
王磊:深学细悟 笃行实干 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地方立法使命任务
2022-12-30 16:30    来源:江苏人大网

法制委、法工委社会法处 王磊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对全面依法治国专章论述、专门部署,深刻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地方立法工作者,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是什么”要有更深刻的理解,对实际工作“干什么”要有清晰的把握,对未来的工作“怎么干”更要有务实的谋划,这些都需要以奋斗有为的精神状态,担负起地方立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使命任务。这里,汇报一下学习体会。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地方立法工作不懈的追求。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也是立法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过去十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征程,蹄疾步稳、激越向前,其中的每一步,都值得铭记回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全面依法治国、部署了18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这个重大改革举措部署到人大工作,其中大部分都细化分解为了我们地方人大的立法项目、决议、报告和检查任务。党的十九大描绘了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宏伟蓝图。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推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作出专门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在遭遇新冠疫情的时候,省人大常委会及时制定出台《关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为防控疫情提供了法治保障。同时期,我省社会信用、就业促进、数字经济等为代表的重大立法项目都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和基本遵循,完成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立法成果。党的二十大对法治国家建设的谋篇布局、立柱架梁,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这一战略部署是同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是一脉相承、不断递进的。结合起来学习领会二十大精神,会发现只有系统地、大历史观的认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是什么”,地方立法才能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同国家法制改革建设的历史潮流交融在一起。

二、“百舸争流千帆竞”,地方立法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过程中有充足的发挥空间。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要求法治的现代化,通往中国式现代化的坦途由法治道路铺就。而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构建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丰富地方立法的形式和内容,通过有力确定的制度规范攻破改革难点,整合改革合力,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国家层面制定各领域基本法来筑牢法治基础,更要地方立法去破解地域性、特殊性问题,充分发挥补充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作用。而地方立法这个作用的发挥,不但能支撑起地方治理的法治框架,又能使人大成为地方治理方式转变和治理能力提升的推进者。因此,地方立法一定是推进依法治国重要的制度力量。从我省今年筹划第十四届人大立法规划的情况看,就充分考虑了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人口社会因素,强调民生保障立法;顾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愿景,着力在促进生产、分配公平上立法;尊重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需求,在历史文化保护和社会文明建设方面安排法规项目;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在环境保护、城乡建设等领域作出立法筹划等等。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的制定是当前对二十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和实际运用,也是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地方立法“干什么”的回应。在这一点上,地方立法有能力按照中央要求,结合地方实际,用好充足的立法空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助力。

三、“莫向光阴惰寸功”,地方立法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艰巨任务,面对改革攻坚的各项任务,决定了地方立法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一要坚持系统观念。只有用系统的观念来观察、分析事物,才能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江苏肩负着“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需要强化系统思维,从多系统视角思考法规制定、修改中的问题,特别是要采取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的思想方法,把握好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遇到的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等系列重大现实问题。二要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强动力。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把地方立法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推进地方立法理论创新、地方制度创新和立法技术创新,让地方立法引领保障改革发展成为法治建设的主流。十二届人大,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要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十三届人大,向全国人大建设性提出为民立法的江苏经验,贡献了我省的立法理论和实践创新。三要发扬斗争精神。人类社会在矛盾运动中前进,有矛盾就会有斗争。立法工作中的斗争精神,具体体现在敢于在矛盾焦点上砍一刀。未来一段时间,要迎接挑战,破浪前行,勇闯深水区,需要立法部门和工作人员掌握斗争策略、增强斗争本领,更好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在主导立法方向上、破除部门利益上下功夫、见成效。有了二十大精神作为地方立法的基本遵循,我们立法工作者将深学细悟、笃行实干,运用好地方立法要“怎么干”的方法论,完成地方立法的重要使命任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