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盛:深入一线真感受 做好脱贫攻坚提气报道
2018-07-16 09:11    来源:江苏人大网    作者:杨时盛

  这次获奖的作品是2017年5月在江苏卫视《江苏新时空》的《人大新视点》专栏播出的《情系西南岗 倾力助脱贫》,这篇报道主要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省人大常委会找准人大履职与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切入点,精准发力,对“十三五”期间我省扶贫开发重点片区——“西南岗”实施整体帮扶。充分展现了省人大在扶贫攻坚中勇于担当、善作善为,努力推动困难群众一个不少早脱贫、一户不落奔小康的突出作为。

  作为泗洪县“五方挂钩”扶贫开发的队长单位,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已经连续26年对泗洪组织实施了多轮次、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省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也一直对当地的脱贫工作持续关注,近些年来我也曾多次到泗洪进行采访拍摄,明显感受到了这一片区日新月异的变化。据我所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每年都会在泗洪召开现场推进会,不仅带去了近7000万元的帮扶资金,建设了林果种植、西瓜大棚、薄壳山核桃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还引入了服装加工、光伏发电等产业项目,农民增收渠道得到了大大的拓展,脱贫奔小康的精气神明显提升。同时,省人大常委会立足自身职能支持扶贫开发,连续多年将西南岗片区帮扶工作列为重点督办建议,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还制定颁布了《江苏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为扶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用镜头捕捉生动的画面,反映农民的期待,展现农村的新貌,这些都成为人大助力脱贫工作最好的证明。为了更好地反映脱贫工作效果,报道中我们特别注重“真”字,讲求人真、事真、情真,深入到农民群众的身边,去观察感受他们的生活,倾听体会他们的变化。很多采访都是与他们聊出来的,可以说是最鲜活的同期。此次还运用了航拍手法,从空中俯瞰泗洪大地,一栋栋整齐的农民住宅、连片的麦田以及林果产业、光伏产业,都反映了近年产业扶贫的成果。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对省委驻泗洪帮扶工作队队员、省人大办公厅干部陈越的采访是乘船穿行在莲藕池中进行的,这也是他经常工作的场景,在摇晃的小船上做采访,被蚊虫叮咬甚至差点翻船,可以说难度不小,但也正是因为捕捉到了这样鲜活的工作画面,才让报道“接了地气”。而在走访服装加工企业的时候,我们还随机采访了现场正在做工的女工周金凤,对目前又能照看孩子,每月还能增加3000元收入的生活状态,她不停手下的活,对着镜头露出了笑脸。这些来自脱贫“一线”最真实的声音及画面,只有走近了他们才能真正听到、看到。而通过这些鲜活的镜头,也向全社会反映出西南岗的脱贫,不仅着眼于物质上的补充,更是精神上的激励。同时,借助电视新闻的传播优势,我们还在报道中充分展现出省人大在西南岗片区脱贫攻坚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其他贫困地区学习借鉴提供桥梁,还能更好地引导社会各界力量有序精准地加入扶贫队伍,有钱出钱,有技术出技术,有人才出人才,加速西南岗脱贫奔小康的步伐。

  目前,反击贫困的伟大决战,已经到了决胜的关键阶段。在刚刚结束的今年泗洪县“五方挂钩”帮扶协调小组会议上,确定了2018年度17个帮扶项目,资金总投入达到2209万元。不仅有肉鸭养殖、草菇种植等项目投入,还有“企业+农户+村集体”的创新合作项目,更精准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我们也希望能够继续在省人大的支持下,持续追踪脱贫攻坚的新形势、新变化,做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报道,与全社会一起见证“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这一惠泽于民的庄严承诺逐步变为现实。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