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年来,金坛区人大常委会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准人大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五项监督”丰富了新时代人大高质量助力乡村振兴的“金坛实践”。
一是二级人大联动督。区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一委两院”履行乡村振兴的法定职责进行监督,确定监督重点和目标任务,督促区级政府紧紧围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抓发展,对镇(街道)实行分类指导和支持。镇(街道)人大依法督促镇政府履行乡村振兴法定职责,围绕重点选题和监督方式,组织人大代表、街道议政员开展专题调研和视察,推动解决具体问题。
二是对照法规严格督。乡村振兴促进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利器。区人大常委会常态化听取和审议贯彻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情况报告,组织相关专(工)委通过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方式,坚持“听”与“议”、“查”与“评”、“学”与“办”六字决,找准切入点,直指三农业工作的堵点、难点,加强对各方责任落实、体制机制完善、贯彻实施成效等情况的督查,及时提出监督意见,列出问题清单、推动及时整改、持续跟踪问效。要求政府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始终从农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
三是专题审议重点督。近年来,专题听取审议政府半年度工作、耕地保护及建设用地保障、城乡融合发展、人居环境整治情况等涉农工作报告,对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等政府组成部门开展了工作评议。组织人大代表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四好农村路、土壤污染防治、农村医疗卫生等开展视察。切实解决了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群众的“呼声”变成“掌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是代表问政聚力督。对人代会期间代表票决通过的年度民生实事项目,采取“每季度抽查、半年度督查、全年度检查”的方式,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问效,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组织委员和代表聚焦重点、关注进展,了解困难、共克时艰,辅助于现场察看、实地协调,听取汇报、会议审议等手段,找准全区基础设施有欠账、公共服务有弱项、生态环境有短板的问题症结,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督查。近年来,有关美丽乡村、交通畅行、水利建设、教育医疗、养老托幼、长荡湖水源地保护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工作合力不断增强、项目建设不断加快,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攀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和监督推动作用,创新开展人大监督嵌入“河湖长制”工作,在全区范围内推行“人大+河长”协作机制,聘请了 8 位首批“人大问 水员”持证上岗,开展常态化巡河、问河、督河等活动,收集问题、建立清单、推动整改。
五是办理建议长效督。健全完善主任会议重点督办、政府领导 分工领办、人大工委对口协办的工作机制,运用听汇报、做调研、搞视察等多种方式,专题听取区政府关于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着力推动涉及农村卫生长效管理、农产品品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得到各级重视和有效整改。2023年代表提出的涉及农业口21件建议意见,都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并答复代表,见面率、参与率、 满意率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