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赣榆区人大常委会将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奋力谱写新时代人大工作新篇章。
一、强化政治建设,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彰显新境界
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以更高站位、更严标准、更强自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一是坚持理论学习有深度。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巩固提升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切实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强大动力。二是坚持党的领导有高度。毫不动摇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功能。严格执行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保证党的领导全面、系统、整体地落实到人大工作之中。三是落实区委决策部署有力度。聚焦区委确定的“十百千”目标和“10+1”重点工程,科学谋划行使人大监督、决定、任免等各项职权,确保人大工作与区委同心同向、同频共振。
二、强化履职尽责,在主动服务中心大局中展现新担当
始终把宪法赋予的监督权用起来,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坚持问题导向、落实从严方针、改进方式方法,不断提升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聚焦中心工作重点督。计划围绕国家渔港经济区建设、财政预决算、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18个议题开展工作审议;二是聚焦民生所盼连续督。计划围绕204国道城区段快速化改造、无物业小区管理、全区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情况等7个议题开展专题视察。三是聚焦法治建设专业督。计划围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三法一条例”开展执法检查。四是聚焦热点难点强化督。计划围绕全区乡村振兴促进工作、非税收入等议题听取专项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三、强化代表工作,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提升新成效
始终把代表履职能力建设作为保障代表作用发挥的重要抓手,立足“三个一批”,持续搭建平台、丰富载体、优化服务,切实保障代表作用充分发挥。一是学习培训“三个一批”。举办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名师培训一批、外出实践培训一批,单位联动培训一批,计划组织代表学习培训不少于500人次,教育引导代表切实以学在前、干在前、走在前的政治自觉,把法定职责履行好、代表作用发挥好。二是搭建平台“三个一批”。坚持和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计划新建一批,石桥镇海上人大代表联络站,北京、新疆2个驻外人大代表联络站;提档升级一批,指导青口镇人大代表之家、宋庄镇邵庄联络站、柘汪镇海上连心站创特色、树品牌,以“一站一特色,一室一亮点”为思路,指导每个镇至少建成1个特色家站;联动共建一批,在17个人大代表营商环境监测点建设17个企业人大代表联络处,延伸代表履职活动空间。三是专题督办“三个一批”。围绕区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票决产生的30件民生实事项目、收集的163件代表建议,坚持问题导向,常委会领导牵头重点督办一批、常委会委员领题精准督办一批、联动代表群众与领办单位面对面专题督办一批,切实推动项目落地落实、建议办结办成。
四、强化自身建设,在全面建设“四个机关”中展示新形象
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依法履职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标对表“四个机关”定位要求,全面加强思想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切实提升机关服务保障能力。一是大力推进党建提标工程。结合机关“固定学习日”“主题党日”,实施“半小时充电”工程,组织机关干部谈、邀请专业人士讲,实现党建业务双提升。充分利用抗日山、红色大树、董力生故居“三红教育阵地”,实现全区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培训宣讲全覆盖,深化思想,凝聚力量。二是大力推进制度完善工程。制定《赣榆区人大代表专业小组工作暂行办法》,修订完善《区人大常委会履职评议工作暂行办法》等3项制度,编印《赣榆区人大代表建议、意见案例选编》,不断推进人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三是大力推进宣传提质工程。持续开展“代表代言”活动,拍摄短视频3-4期;创新开展“代表在身边”系列活动,专题宣传代表履职风采;持续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唱响代表履职更强音;举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宪法相关知识竞赛,献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加强人大理论研究,健全人大宣传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着力构建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人大宣传新格局。
五、强化创新创优,在知重奋进系统谋划中放大新亮点
始终把丰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主题,守正创新推进基层人大工作和建设,紧扣“巩固增效”年度主题,在“四个突破”上狠下功夫,进一步打响赣榆人大创新创优工作品牌。一是进一步完善民生实事项目监督长制,在增强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实效上寻求新突破。监督力量再壮大,成立专业代表小组辅助监督长点对点监督;监督流程再细化,深化“监督、反馈、整改、回头看”监督闭环;监督链条再延伸,持续推动镇级民生实事项目监督长全覆盖;问效内容再优化,探索科学、系统、具体的满意度评价指标;长效管理再健全,督促建立项目后续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机制,保障项目发挥长期效用。二是进一步做大人大代表营商环境监测点,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上寻求新突破。在巩固壮大17个人大代表营商环境监测点基础上,今年计划在江苏天眼医药等高新企业中新建一批人大代表营商环境监测点,以人大之力搭建一个对全省企业开放的沟通交流窗口。试行营商环境监测点双月例会制度,定期组织周边企业开展座谈,收集问题和意见建议,在助力招商引资的同时,促进全区营商环境优化再上新台阶。三是进一步拓宽“12345代表来监督”活动,在聚焦解决民生微事上寻求新突破。在设立人大代表专席的基础上,今年拟加强对“12345”热线反映集中强烈的问题进行梳理,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视察调研,定期分析研判,加强部门联动,督促解决落实,不断探索完善民生微事研判解决机制,切实做到件件有答复、件件有落实。四是进一步探索代表活动新载体,在提升代表履职成效上寻求新突破。在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之际,组织开展人大代表“四进基层四宣讲”(进学校讲宪法、进社区讲党课、进乡村讲技术、进企业讲安全)和“三进、三亮、三提升”(进选区、进家站、进商企,挂牌亮身份、述职亮承诺、调研亮成果,提升履行职务意识、提升依法履职能力、提升服务群众实效)专题活动,激发代表履职热情,提升代表履职成效。
(赣榆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毛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