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协
凝思聚智 添力助能:灌南人大发挥职能新优势 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4-04-29 09:24  来源:灌南县人大  作者:王都

灌南人大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省、市、县委全会决策部署安排,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着力在理论学习、多元监督、代表履职和自身建设上下功夫,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发挥人大的职能优势,强化责任担当,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根本政治制度保障。

一、以高质量的理论学习,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理论学习的重点,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和署名文章精神,带头学深悟透其中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真正领会其背后深邃的理论见解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全面把握蕴含其中的战略考量、深远意图和实践要求,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进新征程,以实际行动助力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好“人大讲坛”“代表开课啦”等特色学习实践活动,引导代表和全县人大系统干部围绕“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理论研学、交流研讨,深化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想认识,增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二、以高效能的多元监督,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落实。科学制定2024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将助推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等项目纳入年度重点监督工作清单,按计划组织开展专题询问、代表票决、满意度测评等工作,进一步凝聚监督合力,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增效。持续开展民生实事项目监督,深化《关于“构建人大立体监督体系、推进民生实事走深走实”的工作意见》精神,紧紧围绕创业就业护航行动、电商集聚区孵化项目、职教产教融合工程等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息息相关的项目开展专题监督,以高效能监督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质赋能。探索设立基层社会观察点,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等关键领域,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推动化解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矛盾,加快推进发展新质生产力政策的部署落实。

三、以高水平的代表履职,汇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合力。深化拓展全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现场会成果,聚焦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核心领域,组织代表开展实地视察调研,听取相关部门工作汇报并提出意见建议,充分发挥代表自身优势和作用,让民意民智贯彻新质生产力发展“全过程”。紧扣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工作重点,围绕科技创新、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等方面广泛开展代表活动,引导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形成更多具有时效性、针对性的《代表建言》,助力县委县政府科学精准决策,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向好发展。进一步优化代表议案建议交办、办理、督办、评价等环节,健全“多维督办、多方协作”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建议办成率和代表满意率,推动将高质量的办理落实转化为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的新动力。

四、以高标准的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能力水平。着力提高代表素质,围绕“提笔能写、张口能说、问策能对、办事能成”目标,采取代表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途径,积极为代表履职和年轻同志成长建平台、搭舞台、摆擂台,不断提升人大代表的建议能力、机关人员的服务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基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要求,聚焦新兴产业壮大、传统产业焕新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视察调研,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形成一批有情况、有问题、有对策的调研成果。加快推进“数字人大”建设,结合我县人大履职实践,探索实施“数字人大+”工程,聚智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增效,找准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完善系统、拓展应用,加快创新应用场景构建,为更好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王都)

相关链接